APP下载

家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8-09-05周雨尹哲张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庭教育

周雨 尹哲 张欣

摘 要:当我们握住学生的手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了我们是学生的老师;当我们握住了家长的手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了我们是孩子的亲人。学校的教育就是手牵手的合作,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文艺二校一贯重视家校协作,我们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基。

关键词: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 口碑

人常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反思文艺二校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正是得益于这些口碑,也就是良好的社会声誉。那么这些来自于哪里呢?我想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我們的家长朋友,正是他们的口口相传,才给文艺二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正是这些家长朋友们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1]

近年来,文艺二校努力加快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学校从规范办学赋予家长“知情权”,到开放办学授予家长“参与权”,直至合作办学赋予家长“监督权”,一路走来,家校合作从过去的家长单向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过去的家校合作的“依赖”变成了如今的合作伙伴,从学校教育的“单一”逐步转变为善用家长资源的“多元”,共同承担起育人重任,共同肩负起学校发展的重任。[2]

一、赋予家长“知情权”,让家校合作从单向走向互动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家长对学校的知情,实际上也就是家校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双向的沟通。我校的“333”“家长知情法”,建构起了家校合作立体互通的桥梁。“333”即“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家校通、校园网、评价平台三种沟通媒介”“入学式、成长式、毕业式三次成长记录”,确保让家长不落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同时,从入学的第一本“新生指导手册”到每学期的“亲子读书手册”,到每学年的“校长对话家长的“一封信”回复,让家校合作从单向走向互动。“知情权”使家长们对于学校更加了解直至给予更大的信任。

二、授予家长“参与权”,让家校合作从依赖走向伙伴

传统的家校合作是学校与教师对于家长的“一言堂”,家长们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学校及教师的建议及教育。如今,我们赋予家长的“参与权”让家长朋友从依赖于学校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家长讲堂”让家长朋友们从家长变成了教师,他们走进教室,带领孩子们了解书本之外的知识;“班本建设”活用家长资源,家长自发为孩子们增设的书法、陶艺、小乐器等课程,不仅成为了班本特色,更成为了孩子们的特长;自发的组织“亲子成长会”“亲子游园会”,让他们避开教育的束缚,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而“参与“学校开放周”、“优秀学生评选”、“大队委员评选”等,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更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三、赋予家长“监督权”,让家校合作从利用走向共享

多年的办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为此学校更新观念,努力让家长多参与学校具体活动的运作、多参与学校校政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家长角色从简单的配合者、支持者向管理者、决策者转变。如学校的“阳光分班”“阳光入学”,家长代表必须参与而且负责监督实施;学校的“明星教师、团队”评选必须征求家长意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邀请家长来校座谈、提意见和建议,不走形式,不说空话,只求能够获得家长们的真知灼见,增强学校民主管理的可信度;学校的期末展演、学校校庆、艺术节等,都有家长们走上台前,或挥毫泼墨或拨弄琴弦,共同参与学校活动,成为了学校的主人。[3]

一系列的家校合作,让我们的家校合作之路从最初层次的“知情”,到逐步高层次的“参与”,直至今日的“监督”与共享。其实这也正体现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要以开放的态势迎接家长的全面参与,让家长也成为学校的主人,增加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的发展要求,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家校合作之路,努力实现 “师生共同成长,家长与社会满意,规模与质量双赢”的发展目标。[4]

参考文献

[1]战元川.家校协同 共育馨蕊——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研究[J].考试.2015(Z1).

[2]李霞,钟志宏.家校合作培养模式在医学生违纪行为预警与干预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5(07).

[3]金哲民.多渠道建立新型家校合作关系[J].新课程(综合版) 2015(01).

[4]李薇.“家校互动”德育新模式[J].新课程(综合版). 2015(01).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