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创编绘本优化小学英语课堂

2018-09-05吴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吴婷

摘 要: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妥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而新版PEP的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每个单元的PartA的部分都安排语音教学板块。但在Lets spell部分仅仅通过呈现单词来教学语音的方法,使语音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不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另辟蹊径通过与教材结合进行绘本编创教学,优化了英语课堂,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习得知识与快乐!

关键词:小学英语 绘本编创 教材整合 英语教学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妥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新版PEP的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每个单元的PartA的部分都安排语音教学板块,从三年级上册的Letter and sound,三年级下册到五年级的Lets spell,以及六年级上册的,由字母发音,字母组合发音(自然拼读法)逐渐过渡到句子的读法。这样的编排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英语语音学习的规律。但在Lets spell部分仅仅通过呈现单词来教学语音的方法,使语音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不高。

英文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的特点。由于绘本是给孩子们看的,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型,基本句型在故事里的复现率很高,单词也基本遵循押韵的方式展开。学生能更容易掌握英语词句与发音的特性,这给孩子们掌握发音规律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支架。但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绘本又会给老师带来很大难题。例如:绘本来源比较困难,绘本中的部分单词不适合本阶段的孩子,绘本内容过长等等问题。这样就不如老师自己利用教材文本,进行资源整合创编合适的绘本来教授语音。

一、利用教材文本创编绘本

教材中Let's spell呈现的单词就是绘本最好的原创素材,创编绘本时可以将课本中使用的发音规律相同的单词组成一个句子简单,韵律感强的绘本。例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3 At the zoo Let's spell部分,出示了四个单词big,pig,six,milk。根据这几个简单的单词老师们可以利用网络找图片,编句子,创绘本。本单元的主题是At the zoo恰好利用单元主题及其主要句型进行延伸。我在教学时就创编了如下绘本:Look at the pig,It is big,It drinks milk,Wow,six milk!(图1)

学生通过诵读生动有趣的绘本小故事,强化了i的发音。在教授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复出现的字母i,反复诵读有趣的绘本发现i的发音,接着再提取单词找出发音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出示单词老师教授发音规律,而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音素,找出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这样根据教材文本编创绘本教语音的方式都可以运用在三年级下册的Lets spell板块中。例如: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中的Lets spell部分的单词 cat bag dad hand,也可以结合本单元的情境编创绘本(图2),dad送小女孩去学校,路上看到只cat,小女孩忽然发现bag不见了,哦,在爸爸的hand 中呢。这样妙趣横生且具有语音元素的绘本,让孩子在快乐中习得语音。

二、使用隐含文本编创绘本

人教PEP改版后,每个Lets spell的板块都配有含该语音音素的配套歌谣,虽然歌谣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但有些歌谣过于简单,或是没有连贯性,如果改编绘本可以在教授语音规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语篇意识和阅读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尝试将这些歌谣文本改编或者句配图的形式,编创出适合孩子认知水平的绘本。就以五年级上册Unit5Lets spell 部分的歌谣为例:I can not wait, I can not wait, My birthday is on Monday. I can not wait, I can not wait, Its going to be a fun day.本课的主题注重ay和ai的发音,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歌谣过于简单,适当的改编歌谣创编了绘本故事:Hello! I am Fay, Today is Monday. Its my birthday. I wait for May, Lets paint a rainbow day.(图3),这样引导学生整体上掌握语音规律,可以深化对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而五年级下册Unit4Lets spell 部分的歌谣:

My birthday is in three more days, three more day, three more days

My birthday is in three more days.I will be thirteen.

My brother has a birthday too, a birthday too, a birthday too.

He has birthday on the third of month. What about you?

歌謠中My birthday is in three more days和He has birthday on the third of month.这两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我通过结合歌谣情境,截取隐含文本中的图片,编创语音绘本故事:Hello! My name is Smith, I am thin, My birthday is in three more days, I will be thirteen. This is my brother. He has birthday on the third of month. We play together! (图4)

让学生轻松理解歌谣中的难句,同时也习得语音,一举两得。

三、运用对比模式创编绘本

随着年级语音教学的难度也逐步加深,特别是教材中出现了同一字母组合的不同发音。其中四年级下册Unit4 Lets spell的or字母组合的两种不同发音,五年级上册Unit3 语音部分字母组合ow的不同发音,Unit4 Lets spell中oo字母组合长短音的区别,五年级下册Unit4When is Easter?语音教学中字母组合th不同发音等。这些语音教学难点用以往的读读拼拼等简单模式很难突破,如果教师采用对比模式的绘本编创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绘本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发音的单词,让学生自己读绘本辨发音。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同发音更能加深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4 Lets spell的or字母组合进行了这样的对比模式绘本编创:York is four, He has a fork, Eat some pork. He reads a word, He watches a worm, He has so much work! (图5)

还有五年级下册Unit4When is Easter?语音教学中字母组合th不同发音进行了绘本对比模式的创编再教学。Today I go to school, I see three birds, Theyre small and thin, This is my brother, We help birds together. (图6)

让学生读绘本先找出含有th字母组合不同发音的单词three,thin,this ,brother,together,再通过比对辨音方式发现th的不同发音轻松解决教学难点,最后通过绘本中three,third和brother,together两组单词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发音相似的单词例如:thirteen, thirty, mother, father等。并让学生读读单词发现发音规律,th与数字有关发的音,ther为结尾的单词发。学生总结发现规律,这样就很容易的掌握了th的拼读技巧。

结合教材创编的绘本,为单调的语音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在今后的语音教学中,如何合理选择内容创编绘本,运用创编的绘本进行语音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教育部义務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

[4]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5]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6]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知难行易和机智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难上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