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造型艺术的视角探究印象派绘画艺术

2018-09-04杨国丽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印象派光源

摘 要:在法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一种真实描绘与科学理性的视角表现光源对画面色彩变化的印象派活跃起来,印象派绘画不仅把画面的形式感丰富起来,更在光源、视觉、色彩、情感之间捕捉了更深的“联系”。印象派善于表现光源下自然生活的瞬间印象,在画面中描绘成永恒的形象供人们欣赏,这种对自然直观的再现,往往寄托了画家对生活与自然的丰富内心情感。本论文将从造型艺术的视角去分析与探究印象派的绘画艺术,探讨其绘画价值以及对现代油画创作的启发。

关键词:印象派;造型艺术;光源;形式感

一、印象派绘画的兴起

十九世纪的法国不仅引领了政治和思想运动的发展,更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奠定了法国浓厚的艺术气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在法国相继兴起,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更加关注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画面表现上强调形式美感,这与以往的传统古典油画另辟蹊径。印象派兴起于法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印象派的艺术家持有反叛古典画派与浪漫主义画派的态度,他们尊敬并吸收对生活真实写实的现实主义美术,但与现实主义美术不同的是印象派绘画更科学、自由,它彻底摒弃了西方传统油画变化甚微的“酱油调子”。真实的景致,直观的色彩,带有装饰意味的形式感,使的印象派活跃起来,影响深远。

二、印象派绘画艺术

印象派以一种真实描绘与科学理性的视角表现光源对画面色彩变化而活跃起来,印象派绘画不仅把画面的形式感丰富起来,更在光源、视觉、色彩、情感之间捕捉了更深的“联系”。

(一)捕捉光线的效果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在绘画理念上不满足古典主义传统画法,在绘画上试图创新画面形式。受当时社会科学进步的影响,印象派画家知道了光源对于自然世界的重要作用,即我们眼睛看到的事物的颜色,来源于光线照射的结果。没有光线,我们就看不到色彩,这就启发了印象派画家创作的灵感。印象派画家绘画创作提倡户外写生,走到大自然的面前去画画,用眼睛捕捉阳光下物象真实面貌与色彩的变化。印象派的杰出代表莫奈善于风景画创作,他的风景画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束缚,完全以对客观物象的视觉经验的感知为主要出发点。莫奈在访问伦敦后创作的《草垛》系列组画,就是侧重表现了同一个场景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照射出现的变幻无穷的外观景致。画面中不重视物象的外观轮廓的写实刻画,而是用光线和色彩去表现物象呈现出来的瞬间印象,以及光线照射下绘画色彩关系的美。莫奈敏锐的捕捉到光线与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与形式美,不断实践尝试用光线与色彩的微妙关系去表现画面的感染力,并把光线与色彩的表现形式当作自己的艺术语言去创作。莫奈对光线与色彩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他晚年的创作《睡莲》组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用原色在画布上直接作画,色彩上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上色和笔法十分自由又富有写意性,画面的朦胧性与强烈的装饰效果所表现出的形式美感,是西方油画创新的一大特色。

(二)表现丰富的色彩

在作品创作中,印象派对物象的形较为忽视,他们侧重于表现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轮廓线较为模糊,外形朦胧。色彩的表现是印象派创作的重要方式,他们通过户外写生的方式,去表现光线下物象的色彩变化,使得画面真实又丰富。莫奈画画追求最真实的光效和色彩表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其创作灵感受英国画家透纳捕捉水面上变化多端的光线和色彩的影响,在技法上给予了莫奈创作的启发。《日出·印象》是莫奈创作光线与色彩的典型代表。该作品莫奈描绘的是法国勒阿弗尔港口的日出时的景象,画面一反古典主义深褐色的绘画形式,不去逼真的再现港口,而是在日光、雾气、水色之中描绘一幅梦幻般的奇妙图画,在浓雾与晨曦中港湾的色彩瞬息万变,海面上微波荡漾,景象倒映在水中随水波晃动,远处一轮红日正冲破黎明前的浓雾冉冉升起,表现了画家对日出前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象。

(三)传达画家的视觉情感

印象派的作品记录的大多是瞬间印象,为捕捉稍纵即逝事物生活场面和自然景象,他们不注重画面的构图形式,而是表现偶然与率真的效果。印象派专画人物的画家德加,善于运用光线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他接受过古典主义教育,画面严谨,在技法上也做过各种试验,尝试去表现人物的瞬间动作,来传达画家对瞬间视觉印象的情感表现。《预演》的创作就是他在后台和包厢里冷静的观察对象,默写演员们舞蹈时的一瞬间的动作。《苦艾酒》、《熨衣女》都生动的在画布上记录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动作、神态,向观赏者传达视觉情感。印象派画家中另外一位代表人物雷诺阿,以人物画为主,尤其擅长女性和儿童,他的画充满着欢乐地气氛和感情色彩,代表作品有《包厢》等;马奈曾被公认为印象派的一代宗师,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作品有《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等。他们的作品虽有风格的不同,但在光线与色彩绘画语言的表现上极具感染力。

三、结语

印象派否认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使色彩和光线的作为绘画语言得到极力的表现,使得绘画语言自身的藝术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其艺术形式与艺术语言的创新,给西方绘画中的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开创了先河。在绘画艺术的探索上,印象派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最早的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对光线与色彩的瞬间记忆外,发展到十九世纪末,出现了新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之一是修拉,其代表作品《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用纯色的点或块儿在画布上取得更好的光色效果,其“点彩法”极具画面形式感。在此之后,又出现塞尚、凡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绘画,都在大自然中表现光线下的主观视觉感受。印象派对绘画语言的探索,以及对绘画语言自身的艺术价值方面的表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3月。

作者简介

杨国丽(1993年02月出生),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学,研究方向为西方绘画研究。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印象派光源
镜面铝线路载板在LED COB光源中应用
光源改变光环境
名家/[法国]毕沙罗
中国将耗资48亿建全球最亮“北京光源”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探究
纤变墨画
天地间唯一的光源
申红飙
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