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旅游对城市发展作用及对策研究

2018-09-04宋苗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会展旅游发展

摘 要: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以其强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它在推动经济转型,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同质化,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分析我国会展旅游现状,探讨会展旅游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促进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发展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会议、研讨、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而开展的旅游形式,是一种商务旅游形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和展览为目的的旅游,包括会议旅游和展览旅游等各种出于工作需要的旅游和奖励旅游。狭义上的会展旅游指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展会场馆之外的且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本文所讨论的会展旅游对应国际所指M、I、C、E即会议、奖励旅游、节事,展览在内的旅游形式。即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的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文化体育、科技交流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洽谈贸易,观光旅游,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并带动交通、旅游、商贸等多项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会展旅游的特点

1.停留时间长

会展旅游的时间安排较大程度上受制于会展活动的时间安排,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短则3~5天,长则7~8天甚至更久,这就为参与会展活动的人员在参展之余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以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为例,仅2017年第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便持续了八天时长,并根据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的统计数据情况,2017年内便有87场会展开展,持续密集的会展举办,为长春带来极大的消费刺激与经济效益。

2.不受季节影响,自由度大

对于传统旅游形式而言,受旅游地自然环境以及旅游者时间安排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如春秋两季,法定节日期间是我国各大城市的旅游旺季,而在冬季则显疲态。而会展旅游是以各类会展活动的举办为契机,在会展活动之外衍生出来的旅游形式,其不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与此同时,它可以填补传统旅游业在淡季的不平衡,促进了举办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三、会展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会展旅游的发展能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为一个城市带来商机。在国外,学者比喻“一个城市举办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它头顶上方撒美元”。在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大批游客的涌入,给云南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仅前九个月的旅游总收入就达174亿元,同比增长62.45%,旅游外汇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1.8%。可见,会展活动所衍生出的会展旅游可为举办城市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

2.相关产业带动效应

会展旅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其可以涉及餐饮,住宿,交通,通讯,旅游,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且会展旅游者的消费能力较一般旅游者而言更强,其对于相关产业的影响带动作用更大,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举办地经济的发展。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共举办会议28.55万次,举办展览1380个,会展收入212.8亿元,而同年,经过调研显示,策划,搭建公司来自会展旅游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80%,翻译类公司来自会展旅游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20%~40%,广告公司则占20%~30%,酒店总收入中,来自会展旅游的收入占5~40%,餐饮企业可占10%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北京会展旅游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十分显著,进一步印证了会展旅游具有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

3.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

目前,城市发展动力正从依托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硬实力向依托科技,文化等软实力转变,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正逐年上升,会展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并以极高的产业关联度,对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沈阳凭借着独特的区位,良好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独特的清朝历史文化,初具规模的会展配套设备成为东北会展旅游的核心力量。举办了农博会,智博会,东北文博会等众多会展活动,据统计,2008年,沈阳会展总数达150个,交易额突破1280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沈阳借此机会从传统的重工业形象向环保,智能,时尚的城市形象转型。会展旅游显然成为沈阳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4.推动城市建设,提升整体实力

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其对于举办地的综合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不仅需要与之相适应,相配合的基础设施,展览设备,便捷交通,快捷通讯等各项服务。还需要举办地拥有合适的休闲环境以满足参会人员的休闲娱乐需求。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一个盛大的国际性会展,自2004年起每届在广西南宁举办,随着南宁会展活动的不断发展,广西政府加大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由主建筑、会展广场,行政综合楼等构成,主建筑总面积达15.21万平方米,包括会议,展览,大型宴会厅等多种用途。截止2014年底,东盟国家共有77家企业在南宁投资,投资总额逾十亿美元,同时,也推动了南宁市交通的完善,目前,南寧已开通连接13个省市和广西多个地市的高铁线路,2015年,南宁共接待境外游客总数为20.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712.28亿元,创历史新高,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举办对南宁及整个广西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带动就业,缓解社会压力

会展旅游可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一方面,它可以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即通过成立会展租赁,会展策划,会展翻译,会展礼仪公司等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会展旅游间接的为相关行业,如餐饮,交通,酒店,制造业等行业创造就业机会,据统计,在香港每年会展业大约可提供90000个就业机会,1996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研究称,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在人口密集的中国城市,发展会展旅游不仅可以缓解就业问题,增加经济发展动力,也有利于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会展业起步晚,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1999年举办地具有相当规模的展览会总数达1326个,截止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2012年,全国共举办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7189场,较2011年增长5.3%,展出总面积8990万平方米,较2011年增长10.7%,会展业规范化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渐完备,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政府引导与行业自律并行

由于会展旅游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各地政府开始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北京市 政府组织撰写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各地也着手制定相关一系列发展规划。1998年,由北京市贸促会发起,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国际会议展览协会,之后,各地相继成立行业协会。

3.会展旅游发展在地域上呈现不平衡

会展旅游业自20世纪末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我国各个地方的会展旅游发展并为处于同步状态,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发展较好,会展资源也相对充足,而中西部及二线城市则发展相对较弱,这与会展旅游对举办地的综合环境要求有一定联系。

4.会展旅游普遍同质化,品牌化较弱

我国目前市场上会展旅游数量较多,但许多会展活动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如各类啤酒节、美食节、花会等,且大部分节事内容单一,竞争力弱,无法树立起有力的节事品牌,从而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易消耗公众对于会展活动的信心与参与热情,从而不利于会展旅游的长久发展。由此可见,结合当地特色,挖掘核心竞争力,打造会展品牌,是发展精品会展的必要举措。

5.市场化运作不彻底

会展旅游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在其起步阶段的引导作用是有意义的,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要遵循市场规律才能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中的行政色彩较为浓厚,大型会展大多由政府来主持操作,政府的投入和负担较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展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利于形成完整的市场化运作体系,

6.分工不明确,信息建设相对滞后香港会展中心,米兰国际展览公司等国际知名会展企业,都设有信息 管理部,研究开发部等部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具备较完整的分工与数据整理系统。相较而言,我国目前会展旅游从业者分工较模糊,策划、实施、保障服务往往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容易带来低效化。同时,与会展旅游相配套的信息,咨询,评估,接待等行业发展仍不充分,这也限制了会展旅游规模效益的形成。

五、我国会展旅游发展对策

1.整合现有资源,走品牌化,精品化路线

根据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扶持发展品牌会展就是要“通过市场筛选、专业评审、抓大放小、扶优选强、突出重点,做大做强几个综合性龙头会展,搞好搞活若干个区域性重点会展,做精做实一批专业品牌会展”。应积极梳理现有资源,舍弃那些低效的,消耗会展资源的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着力培育,发展真正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会展旅游。如深圳的“高交会”和珠海的“航空展”虽然举办时间不长,但因独特性,高品质性打出品牌,打出影响。

2.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联动

会展旅游带动效应的最大化需要各个行业的相互配合。在举办会展活动以及建立管理体系的时,应把相关的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等行业也纳入相应的评估体系内,打造集群式的发展模式,推动会展旅游规模化效益的实现,同时对于相关产业得发展进行密切关注,才能保证整体会展旅游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营,从而形成联动体系,规模效应。

3.重视互联网在会展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互联网大潮下,会展行业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发展方式,形成“互联网+会展”模式。在宣传方面,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在会展组织上,利用大数据收集信息,评估会展业环境,在展馆管理上,利用信息技术如磁卡技术,TC卡技术,多媒体电脑查询系统,自动化系统等进行数据收集管理,基础设施现代化。同时,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交易便捷化,成本低,网上预订等多项功能将大力促进新时代会展旅游的新发展。

4.对会展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合理规划

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必须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现实条件相符合,不可跨越现实条件,盲目追求建设规模。会展场馆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当地会展旅游的发展,各地在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场馆布局,不可一哄而起,搞形式主義,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会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鑫.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

[2] 姚珂.浅谈会展旅游的角色定位与转型思路[J].经济视野.2017,7

[3] 刘泉.会展旅游—青岛城市经济发展新亮点[J].区域经济.2014,20

[4] 李云.苏州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影响及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2,12

[5] 伍海琳.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5,5

作者简介

宋苗(1997.12—),女,河南省焦作人,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生。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猜你喜欢

会展旅游发展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