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18-09-04宋文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术研究处理

宋文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废气处理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化工企业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支柱性企业,这些工厂在每日运作的过程中,都将排放大量的有机废气,从而对大气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基于这一情况,相关学者便开开始进行全面研究,从而对这些废气采取一些合理的治理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现如今已经逐步走向产业化以及商业化。本篇文章将阐述早期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基本种类,并对于未来的展位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我国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率越來越高,但随之带来的结果便是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国家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基础资金成本的提供相对较少,从而使得废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多,促使整体环境质量变得每况愈下。正是因为如此,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点内容。

一、早期有机处理技术的基本种类

(一)液体吸收法

所谓液体吸收法,顾名思义,主要是依靠液体与废气站接触,从而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全部清除,以此达到除去或者回收的效果。当前最常应用的水喷淋装置便是基于这一理念。实际吸收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物理以及化学方式的结合,因此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1]。

(二)生物处理法

所谓生物处理法,其主要是依靠在当前滤料中进行衣服的各类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对废气内部的相关有机气体予以分解,进而产生水以及二氧化碳。这种处理方式通常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吸收法和过滤法,整体操作十分简单,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三)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主要是依靠固体依附的基本原理,以此将气体中有害的物质全部清除。当前来看,应用最广的材料便是沸石以及活性炭,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物理吸附效果,因此整体效率非常高。

二、废弃处理技术未来的展望

(一)脉冲电晕法

所谓脉冲电晕法,其主要是指依靠脉冲高压完成放电工作,起到电晕的效果。通常而言,在常压或者常温的状态下都能够有效得到先进的等离子体,同时这些等离子体还处于非平衡的状态之下。近些年来,美国已经逐步开始针对电晕法展开了全面研究,以此尽可能对有机物的实际浓度予以降低。依靠相关研究可以得知,只要在合适的环境之中,这种方法均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高度[2]。

(二)膜分离法

所谓膜分离法,其原理主要是由于其他内部具有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在进行膜穿透的时候,实际速度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类气体在进行膜穿透的时候,往往与其自身性质、特性以及气体分压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在使用膜分离法进行气体净化的时候,其主要依靠蒸气和空气在进行膜渗透的时候,两者自身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从而起到分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应用率最高的工艺主要包括膜分离、膜吸收以及蒸汽渗透。膜分离的工艺本身最大的优势便是前期资金成本的投入非常低,整体效果非常好,同时分离出来的因子也相对较大。不仅如此,这种方式还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控制方式也十分简便,从而降低了人为误操作出现的概率。

(三)等离子分解法

现如今等离子分解法的利用率已经变得越来越高,许多工程基本上都在采用这种方式。相关学者还对于如何有效利用等离子体本身的化学效果完成具体分解的工作。目前来看,这种技术效率非常高,往往只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够完成其他的处理工作。整个过程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不同的系统,其一便是依靠等离子体起到快速加热的效果,促使温度在短时间之内立刻达到较高的程度,同时再依靠其自身原本的化学效果,促使其能与水蒸气完成全面接触,进而起到分解加温的效果。其二则是依靠对内部所有的高温气体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达到80度上下。这个系统主要包括氯氟气以及水蒸气的攻击装置、反应炉、冷却管以及等离子其他装置。

(四)微波催化法

所谓微波催化法,其主要是基于早期的填料吸附方式经过一系列演变得出,从而将原本的解吸方式逐步改为微波解吸的形式,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能量损耗,同时还能使得原本的解吸时间得以有效缩短。一般而言,只要吸附的次数超过了20此之后,其吸附能力便会完全恢复。微波接吸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早期的水处理方法非常相近,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体积加热”以及“容器加热”的形式予以解释。目前来看,基本上国内外的许多实践活动都已经开始应用这种模式,尤其是在对于空气进行净化的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现如今已经出现了大量成功案例。然而,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的原因,我国当前的研究工作仍然处于初期阶段[3]。

(五)臭氧分解法

现阶段来看,臭氧分解法目前仍然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同时国外也并没有针对这方面技术展开全面研究。然而,通过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知道,臭氧能够对地面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同时也能够将一些具有非挥发性的物质进行分解,基本上主要包括酚、杀虫剂以及各类有机物。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工作人员便可以将地面产生的气体当做成实验的基本载体。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对于臭氧也提高了注意,对其展开全面观察之后,了解了突然内部各类物质产生的具体变化。通过相关结果可以得知,整体细菌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实际程度超过了98%,进而使得呼吸性能也得到了相应的下降。相关研究人员主要依靠臭氧并未参与到分解的基本理念,从而使其降低对于当前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起到安全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废气处理的任务工作十分艰巨,因此对于技术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此,相关人员需要继续展开研究,合理应用各类材料,突破早期技术的瓶颈,进而为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奠定相应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建军,梁灿钦,林锦权.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19(1):61-65.

[2]陆建海,朱虹,顾震宇.催化臭氧氧化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15,22(9):654-659.

[3]吴玉丽,肖羽堂,王艳杰.挥发性有毒有害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3):250-255.

(作者单位:广东昊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技术研究处理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