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2018-09-04钟玉娇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钟玉娇

摘 要: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城市居住园林景观设计,渐渐成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相对而言,影响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因素较为多元化,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其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纳入全盘考虑范畴之内。为了持续改善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使之切实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最佳场所,应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进行深入探究、讨论,建立和谐新城市。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景观规划以及环境设计的重点在于实际的用户体验、居住者的审美感觉,它涵盖了哲学、园艺学、建筑学、美学以及设计学等诸多层面。同时,对于城市居住区与其他公共区域在园林景观设计方式的差异,我们也应明确,前者的园林景观服务,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更为贴近,也更为注重居民的居住休憩感觉、归属感以及隐私空间,对周边环境与人的交互进行了细致考虑,进而让民众在情感上,对其产生依赖感。

1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存问题

第一,很多居住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着随意性,也就是为了绿化而进行绿化设计,没有贯彻“人本”思想,一些草坪、花坛等虽然能够美化小区环境,但是周边的围栏设计非常不合理,缩小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这样的设计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第二,园林规划缺乏创新性。特别是新区园林规划工作,相比老区规划工作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导致很多城市居民出现审美疲劳,降低了园林工程的审美价值。第三,园林景观设计存在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不协调的问题,无法给人们一种舒适感和享受,规划设计内容僵硬,无法突出园林工程的活力。

2 加强现代化城市居住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

2.1 突出人文关怀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一定不能纯粹站在艺术角度想当然,而是应该以城市居民为主体,设身处地进行思考,满足居民的需求。景观的设计应当满足人体的感知美学,从而提升居民对于园林景观的好感度。另外,设计应当尊重一个城市自身的形象,满足城市多元化发展需求,而且也应当重视居民的体验,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例如供人休息的凉亭距离是否合适、相关的服务设施是否完备、园林建设所用的材料是否经得起检验、是否关心到残障人士等等。

2.2 凸显地方特色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突出地域性,结合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设计出能够体现出城市特色的景观,使园林景观成为一张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名片。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对城市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应当借鉴这座城市已有的古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将这些设计理念代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独特的美感。园林之内的植被应该体现地域特色,这样既能节省成本,也能够让景观更具美感。

2.3 赋予风景园林动态生命力

花开花落,潮去潮来。在自然设计过程中,兼顧到表征以及具体情况,在后续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具体指标进行。在设计指导阶段,需要认识到载体的作用,确定生命支持系统后,发挥动态管理机制的作用。在自然演替阶段,针对不同机制的作用,设计师需要制定开放的生态模式,允许风景园林设计凸显出能动性。在组织设计中兼顾到自组织性、自生长性等方面因素,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考虑到系统的动态化因素,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设。在预设阶段要结合自然服务系统,以系统服务机制为基础,做好各项维护工作,维护自然环境本身有缓冲和调节能力,需要提前对演化过程掌握。按照引导方向实施。在后续设计中兼顾到科学技术和风景园林之间的关系,利用风能、水能以及太阳能等能源,将自然力量转化为风景园林的内在动力。根据自然景观特征以及其他方面要求,做好生命力建设工作,能让受众感受到园林的自然之风。

2.4 彰显园林设计的功能性

当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规划不仅要具备观赏性,同时,也要提高使用价值,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在文明生态、贴近自然的基础上,提高园林设计的实用性。城市居住区通常分布比较广泛,这就需要加强道路设计,一方面要能够满足人们出行、车辆出行的要求,也要进行合理规划,根据设计标准进行道路规划,并且要将车辆行驶和人行道进行明确划分。采用植物对道路进行规划,实现功能上的区分,不仅能够呈现出线条美,更加便于人们出行,避免出现小区交通矛盾问题。同时,加强园林规划工作,可以在道路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吸收噪音,还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而重点突出园林规划的功能性。例如,通过建设隔离带来区分车行道和人行道,并在植物底部建设防护栏,避免汽车对植物的损害,尽量要保障车行道足够宽敞,人行道可以适当缩减,从而保障居住区园林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5 保护并节约自然资源,循环并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对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是生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也是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展现自然景观特征的重要手段。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设计活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地索取。为了体现园林景观的自然性进行盲目建设,数年前曾风靡一时的以居住于森林中为噱头的“林中小屋”曾导致一部分本应成为绿化区的土地成为了商品用房的开发地,这无疑是浪费自然资源的真实写照。因此,在自然资源不断衰减,而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自然性的要求不断增加的这样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在展现自然景观特征与资源保护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满足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前提下,设计师应以生态经济学的视角全面地思考资源枯竭及环境破坏问题,尽可能高效理性地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充分考虑设计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以效益的追求取代利益的积累。具体而言,通过对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降低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整体资源的消耗。通过对残砖瓦砾、工业废澄、生产原料等一系列废弃材料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质,并且降低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数量和负干扰度,以改变常规设计中资源利用的线性发展模式,从而真正将自然景观与风景园林融为一体,展现出风景园林的自然景观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本身是一种能够将地域自然景观特征集中展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产生相应的文化影响力,其作为地区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园林景观设计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后续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景观评估工作,利用土体、水体和植物等要素打造技术工艺。在后续设计中需要提升生态环境的具体指标,此外在后续设计中,风景园林的预设要秉承自然和生态设计理念,避免出现过度影响的情况,通过对自然要素合理设计和利用后,彰显出其自然风貌。

参考文献

[1] 张志杰.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J].低碳世界,2017(35):246-247.

[2] 杨彩华.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体现个性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248.

[3] 夏磊.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7(18):106.

[4] 么健旭.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地艺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7):83.

[5] 涂宣群.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J].四川水泥,2017(06):92.

(作者身份证号码:320924198904048527)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BUBA台灯设计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陈国兴设计作品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