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KJ法分析文化渐失的原因

2018-09-04李敏慧孙恩乐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消失文化

李敏慧 孙恩乐

摘 要:目的是通过广州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研究分析老广州文化在逐代消失的原因。方法是利用日本的人类文化学家、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川喜田二郎创立的KJ法,每步严格遵守KJ法步骤解释并计算出老广州文化在逐代消失的原因。广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但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广州的痕迹越来越少。

关键词:老广州;文化;消失;KJ分析法

1 广州文化现状

广州是一座拥有 22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悠久的商贸业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2011 年 9 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导,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 中国城市榜——全球网友推荐的最中国文化城市”网络评比活动中,全球网友用 576 万张选票选出了心目中的 10 座“最中国文化城市”,广州与北京、西安等 9 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同入选[1]。广州敢为天下先和多元包容、开放务实的城市文化个性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认知与接纳。

2 KJ 法

2.1 KJ 法介绍

KJ 法是将错综复杂的问题、事件、意见、设想之类的丰富信息,以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并收集起来,然后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现象中整理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把握定性的、多样而丰富的信息内容的结构时,该方法比较有效。

KJ 法的步骤:(1)确定主题或要达到的目标→(2)收集所有可以搜集到的信息词条(信息以短句形式提出,每个卡片只能书写一个意见)→(3)打乱卡片,重新分为若干组,并用关键词句归纳→(4)得出结论。在操作中将各种意见、想法和经验,不加取舍与选择地统统收集起来,追踪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予以归类整理。其过程与研究者在头脑中总结整理思绪的过程颇为相似,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也有利于协调意见不同的人们,采取协同行动,求得问题的解决。该方法是日本的人類文化学家、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川喜田二郎创立的,KJ是他姓氏川喜(Kawaji)的英文缩写[2]。他在长期的野外考察中总结发现了一套科学方法,并于 1964 年发表。此后,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技法得到推广,成为应用于多种领域,非常流行的一种方法。

2.2用 KJ 法分析本课题

下面利用 KJ 法分析和研究“广州文化在逐代消失的原因”:

第(1)步:确定主题。主题背景:广州越来越多的小孩不会说粤语了。中小学教育中推广普通话没有错,没有问题,但实事求是地说,对方言的尊重并没有做到位,语文教学片面注重工具语言的教授,只加强了“文化共性”,而大大忽视了“文化特性”。同样呈现消失趋势的不只是粤语,小组认为广州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在逐代磨灭。因此确定选题为:“为什么广州文化在逐代消失?”

第(2)步:收集所有可以搜集到的信息词条(信息以短句形式提出,每个卡片只能书写一个意见),小组一共3人,大家头脑风暴想出100个造成广州文化在逐代消失的原因相关词条,写在便利贴上,最终整理出300余条关键词。

第(3)步:打乱卡片,重新分为若干组,并用关键词句归纳。第一次归纳出来的关键词有:A、艺术B、商业C、科技D、教育E、经济F、政治G、宗教信仰H、生活。第二次归纳出来的关键词有:A、教育B、娱乐C,餐饮D、旅游E、交通F、习俗G、语言H、住宿。第三次归纳出来的关键词有:A、风俗传承B、媒体宣传C、品牌更替D、政策出台E、观念改变F、景点消亡G、交通优化。

本论文以第三次归纳出来的关键词找出广州文化在逐代消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思考各原因之问的相互影响关系(图1)。

接着根据图1的箭头指向得出各原因之问能直接影响的直达矩阵(图2),目的是矩阵看起来比图8的箭头指向更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往下进行分析。根据直达矩阵可以用矩阵形式来描述有向连接图各节点之问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达到的程度,连接图各节点之问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可从图2中分析得出可达关系。

从可达关系中可以简单看出“A、风俗传承B、媒体宣传C、品牌更替D、政策出台E、观念改变F、景点消亡G、交通优化”之问的间接影响关系,得出可达矩阵(图3)。如在直达矩阵(图2)中,可以看出“B、媒体宣传”一开始只能影响“F、景点消亡”,在可达矩阵(图11)中发现,“B、媒体宣传”还可以影响“A、风俗传承D、政策出台E、观念改变G、交通优化”等4个因素。

根据可达矩阵(图3)计算得出“D列”与“R行”,容易看出“D列”的数字是统计A~G因素能问接影响非己因素的个数,本论文中称“D列”为“主动影响列”;“R行”的数字是统计A~G因素中被非己因素问接影响的个数,本论文中称“R行”为“被动影响行”。以“D+R列”为自变量作横坐标,以“D-R列”为因变量作纵坐标,在二维坐标轴上绘制出A~G的散点分布图,并根据图2.3的直接影响关系在二维坐标轴上标出箭头指向,最终得出KJ法分析结论图(图4)。

4 结语

从KJ法分析结论图中不难看出,箭头从“C、品牌更替”出发,到“B、媒体宣传”,再到了一个(8,0)点,即“D、政策出台F、景点消亡G、交通优化”三个因素的重合位置,这三个因素之问的影响关系形成一个闭环最终从“F、景点消亡”指出到另一个(7,-5)点,即“A、风俗传承E、观念改变”两个因素的重合位置,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形成一个闭环再也没有向外指出,最终得出结论“A、风俗传承E、观念改变”是两个同等程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全球网友评10座最中国文化城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2):2.

[2]田海霞.KJ法的实际运用[J].中国质量,2008(08):93-94.

作者简介

李敏慧(1993-),女,汉族,籍贯广东。学历:硕士,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

孙恩乐(1967-),女,汉族,籍贯湖南。职称:教授,学历:硕士,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研究方向:岭南服饰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消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消失之城
谁远谁近?
修行
传承 民族 文化
消失
什么是文化
小猫消失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