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2018-09-04廉红爽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新课改

廉红爽

摘 要:伴随着高中新课改在全国的深入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来说,新课标的施行让生物教学发生了一定变化,需要高中生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寻找到合适新课改的有效教学途径。本文基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在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相对于新课改要求显现出的问题基础上,探索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方法,旨在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施对让生物教学造成了极大影响,学生学习模式和兴趣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1]。高中新课标主张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质,注重探索性的学习,提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在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化下,高中生物教学已经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果,不过在新课改实施中,实际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基于此,探索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

一、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特征

(一)问题特征

生物教学是有问题性的。教师教学思维是否灵活对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教学中需要关注生物学科问题性这一特征,构筑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主动发问并探究和处理问题。生物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抱着探究问题的心理来学习,并通过掌握的生物知识处理生活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运用方面的整体能力,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探究特征

探究性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高中生物教学在讲述基础知识之外也应对学生思维加以启迪,综合学生现实任职情况和知识了解情况等,带领学生摸清学习方式,做好生物实验,促进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了解知识转化成主动学习的状态,提升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拥有良好学习习惯[2]。此外,学生籍由探索学习,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利用科学的自学方式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构筑生物教学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特征

生物科学大多结论的都是基于实验提出的,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生物教学的中心。而它不仅代表着生物学科的魅力,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各种新奇的实验能提升学生兴趣,而且在高中阶段,生物的本质被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实验,而实际上生物实验也能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生物相关知识[3]。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实验,即便是演示实验也能让学生注意力被吸引,提升学生兴趣。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随之提升。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师个人素质不足

高中生物教学个人素质的不足,对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师层面上,部分教师并未完全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意义,未认识到高中生物中有关新课改的具体内涵,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新课改的理念落实的也少而浅显,教学设计中所渗透的新课改思想也不足[4]。现代教育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生物教师因为自身知识结构的陈旧,对于现代生物技术所知甚少,也对有关生物科学思维和方式的达成有所影响。此外,高中生物课本中引入了很多新生物技术内容,譬如胚胎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等内容,在表述上也比较注重现代生物科学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注意科学知识和工程科学的融合,让学生以生物的眼光看待生活,提升其实践能力,但是大多数生物教师在大学期间并未系统学习过现代生物技术,所以在知识体系上落后也就在所难免。

(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大多是通过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讲解方式,而极少尝试新课标对生物教学提倡的“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以及“概念图”等教学模式,实际上还是“填鸭教学”,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听讲多,思考少,自主研究的机会就更少,师生互动几近为零,也就很难实现活课堂气氛的活跃。部分教师认识到新课标生物教学的内质,按照学生认知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教学,不有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少等制约因素,导致讨论浮于形式和表面。此外,在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所以更加关注生物基础知识讲述,对于生物科学思维、方法等层面的教学则少有提及,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并不经过思索和探讨,所得的知识易被忘记,且导致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得不到培养。所以,要获得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多的研究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内质,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与探索性。

(三)课程资源相对匮乏

出于传统生物教学的惯性,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并未表现出新课标的思想,所使用的习题都过于注重对知识点的联系,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育;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只是将这些设备当做更加清晰的投影仪,内容就是知识点,未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制作课件,也不会为学生提供您比较前沿的相关研究进展。还有教师不急于教学目标需要,更多发掘各种课程资源,带领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资料,学生就很难有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生物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不大;教学效果和目标很难实现,且在生活中也找不到用途,都是教师不注重开发教学资源的原因。

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问题解决办法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提升教师的个人的素养,是在新课改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新课改中所传达出的精神和内蕴,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更多的让新课改发挥有效的指导效果,通过新课改思想指引高中生物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个人素质,需要从提升生物理论概念与组织实施生物实验两个层面着手考虑。首先,高中生物教应该适应新课改对于高中生物的需要,看准当前研究和教学尖端水平,努力了解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动态;第二,在组织进行生物实验的时候,需要在完全了解实验步骤、可能发生的意料外情况、学生可能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来对学生实施实验加以指导,同时也要随机应变,尽可能在把握住教学节奏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知识点之外的求知欲。

(二)采取探究式教学

新课标提倡探索式学习,学生籍由自由、合作、探索的途径,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提升得到知识的能力。在新课程观念汇总,教师应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兴趣所在选取更多的探究式问题来实现教学,带领学生自行探索、讨论等为主要学习模式。如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就能更及时的找出问题,从而探究问题,提升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应该按照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索,依据收集资料做出探析,获得处理问题的手段。创设问题能够刺激到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乐于提出自己的意见,籍由师生间的合作、探索让问题获得解决。

(三)合理优化课程资源

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究性和实验性要求教师需要不懈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探索对教学现有资源的利用,并不懈汲取新的资源作为自己学习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资源。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网络资源,在备课时就为即将在课堂呈现的知识点配图或配视频,在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教学之外,也要突破课本思想的桎梏,帮助学生以建立起知识体系,并通过更多的图片、声音信息使其不易遗忘。在扩充资源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蓬勃发展,教师在答疑中也能巩固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此不仅解决教育资源问题,教学互动也能增加。

四、结语

高中生物是一门极具实践性与探索性的学科,要想让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就需要开发多种方式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包括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采取探究式教学、合理优化课程资源等方式,使学生“知学”、“乐学”“好学”,切实提升生物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試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68-69.

[2]董承敏.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28(05):52-55.

[3]刘文杰.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235.

[4]王洪芬.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2016,(08):193

(作者单位:龙江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