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看高校和谐班级建设

2018-09-04黄建聪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和谐班级和谐班主任工作

黄建聪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和谐”观包括个性的整合、关系的协调、势力的均衡、功能的优化等特征。高校班主任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通过构建学生之间人际的和谐、利益的和谐、工作的和谐,班风和学风的和谐,来实现班级的整体“和谐”面貌。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班主任工作;和谐班级

班级是由众多个性特征、家庭背景、文化素养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团体,每个大学生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存在。高校育人,不能仅局限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而应把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首要目标,关注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和班级成员的和谐氛围。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确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不和谐现象,如因家庭文化背景和学习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处世风格、个性脾气、特长爱好的千差万别,班级内部、寝室内部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班级的不和谐。笔者认为,一个和谐的班级应具备以下特征:首先,目标明确。和谐班级应该思想健康向上,奋斗目标明确的班级。在班主任和班委的带领下,班风正气、学风浓郁、考风严肃,成绩优异的班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第二,制度完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谐班级秩序良好,面貌积极向上,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第三,崇尚民主。和谐班级班主任和班干部不搞一言堂,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学生在班级里有幸福感。第四,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强,学生精诚团结,共同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第五,发展进步。在这个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明显感觉自己在进步,并努力接近预定目标。

总之,和谐的班集体应该呈现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友情深厚、学习氛围浓厚、个性充分发展、班风学风正气、班级正能量释放的整体面貌。创建和谐的班集体,构建班级的和谐文化,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理念,对构建和谐班集体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一、和谐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崇尚自然,墨家的兼爱互利,法家的公平正义,传统佛教的正德修行,都蕴含着和谐思想。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有以下几个特征:个性的整合、关系的协调、势力的均衡、功能的优化。

(一)个性的整合

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每个人也许并不相同,正因为有差异,团队处理问题时才能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儒家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说,君子与人交往时,能尊重不同意见,在大家畅所欲言中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小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与人如胶似漆,以获取别人的好感,或者人云亦云,不得罪人。所谓的“和谐”,并非不能有不同的要素,而是指这些要素能进行组合和互补,以达到最佳的效率。因此说,“和谐”是求同存异,而不是灭异求同,是尊重个性以求共性,而不是消灭个性达到协同。

(二)关系的协调

“和谐”,顾名思义有“和”才有“谐”,“和”可以理解为事物相加,“谐”可以理解为协调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道美味的菜肴少不了各种调料的搭配;一曲动人的乐曲必然少不了六律的协同;一支精良的部队一定由各种不同的人才组成。关系的协调,一方面要求各要素比例恰当,做到人尽共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有向心力,有凝聚力,如同拔河比赛一样,各要素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这样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三)势力的均衡

《易传》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两种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有一种力量,无法取得力的平衡,无法达到儒家所说的中庸状态。中庸思想告诉我们,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是事物的最佳水平,当对事物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的不同力量达到均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功能的优化

和实生物,和谐能使组织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要承认矛盾,承认差别,和谐不是要求所有要素整齐划一,而是承认每一个要素的特殊性,尊重每个要素,充分激发各要素的创造活力,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构建高校和谐班级的价值

“和谐”是中国文化追求的最佳境界,高校在创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不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

(一)通过个性整合的原理创建班级人际和谐

班级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的学生个体组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其教育背景、智商情商、爱好兴趣、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均不相同,每一个学生都是生机勃勃的个体存在,他们朝夕相处,个性上相互吸引,学习上取长补短。无论小组学习、专题讨论、社团活动,实习实训过程中,都能形成各种组合,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集体生活的幸福指数。

(二)通过关系的协调原理创建班级工作和谐

大学生除了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做事能力。高校学生要完成的社会活动、社团活动比较多,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须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的道理,在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互相鼓励,互相配合,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要引导学生干部善于发挥团队力量,挖掘团队成员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引导学生干部形成合力,相互补台而不相互拆台,不要因为私人意见而影响工作和;要引导学生个体加强学习,和谐地与同学相处,学会主动适应,改变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尽最大的努力促进工作的和谐。

(三)通过势力的均衡原理创建学生利益和谐

利益群体的力量平衡是建设和谐班级的关键。班级不和谐的直接表现是学生之间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是建立在利益公平的基础上的。班级事务与利益之间应取得平衡,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奖学金、各类优秀评比中,应突显多劳多得、不劳无得的分配原则,建设更切合班级实际的利益分配制度,鼓励学生创优争先,强化集体概念,树立责任意识,这样才能达到利益的和谐,保证班级良性发展。

(四)通過功能的优化原理创建班风学风和谐

班主任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挖掘每位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才能的提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个体,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平台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工作逐步从“有为”向“无为”转化,从大一入校时的多管,严管,亲自管到大二的适当管,到大三的基本由学生自主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放任,而是放下,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要充分调动班团干部的做事热情,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班团干部;不放弃普通同学,尤其是在班级里默默无闻的同学,激发其创造力和自信心。“君子和而不同”,要发扬民主,班级事务处理要听取不同的声音;适当谋划班级活动,如春游,班会,增强同学友情,提高班级凝聚力。善于利用班级出现的非正常事件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抓住典型事件灌输和谐的教育理念,以此树立纯朴正气的班风和学生。

总之,“和谐”是班级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常态课题。和谐班级建设,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班团干部和学生个体共同努力,通过目标引领、制度保障、民主先行、团队跟进,建成班风正气,学风优良、考风严肃,成绩优秀、实践卓越、共同进步的和谐班级面貌。

参考文献

[1]宋艳赵明家,高校和谐班级构建的思考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3.2

[2]李高海论高校和谐班级及其构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

[3]姜晓莺,试论班主任在构建和谐班级时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昭通学院学报,2017.2

[4]张传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冲突思想刍议,理论建设,2012.4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和谐班级和谐班主任工作
用心教育 润物无声
用爱与责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爱在字里行间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构建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