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知识宣教效果观察

2018-09-04杨菁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产妇品管圈护理管理

杨菁

【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知识宣教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7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知识宣教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宣教效果。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总认知度达到97.22%,对照组为66.67%,数据对比(P=0.011,X2=1 0.661)。研究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优良率为83.330%,对照组为44.44%,数据对比(P=0.006,X2=9.567)。结论: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管理中,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初产妇新生儿的护理效果,且可以提升初产妇的认知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廣价值。

【关键词】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管理;品管圈;宣教

新生儿时期是指胎儿出生后的28d内,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主要采用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指导的模式,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初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1]。品管圈活动是通过建立品管圈来提升护理宣教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在产科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结合本院接受护理的72例初产妇,探究品管圈活动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知识宣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7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足月且健康状况良好。初产妇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6±2.1)岁。初产妇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4±1.2)周。

纳入标准:

(1)新生儿足月;

(2)围生期初产妇住院时间超过1周;

(3)患者同意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并发症患者;

(2)精神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向初产妇宣传新生儿的特点,同时讲述哺乳、尿布更换、沐浴以及具体的护理细则,解答患者的疑惑。研究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知识宣教活动,策略如下:

(1)建立品管圈,由8名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

(2)确定主题,将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认知作为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3)对初产妇新生儿的护理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初产妇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初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知晓率为52.78%,发现初产妇在新生儿的护理注意事项以及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4)设定目标级对策。对每名初产妇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结合的宣教策略,目标提升初产妇的认知率,达到95%以上。

(5)具体措施。根据初产妇的认知缺陷,制定从全周期的护理对策,采用真人示范以及重点讲解的方式,必要时对初产妇进行指导,纠正错误行为,另外,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做到全方位的护理管理。

(6)效果维持。在初产妇出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微信沟通,定期对患者指导,并且解答患者的疑惑,以便达到最佳的宣教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知识宣教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认知、基本认知和不认知三个维度。同时在新生儿28d后,对初产妇进行随访,对母乳喂养、尿布更换、环境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按照优良可差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用n(%),检验用x2,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认知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总认知度达到97.22%,对照组为66.67%,数据对比(P=0.011,X2=10.661)。见表1数据。

2.2 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效果对比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为44.44%,数据对比(P=0.006,X2=9.567)。见表2数据。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总认知度达到97.22%,对照组为66.67%,数据对比(P=0.011,X2=10.661)。说明在初产妇新生儿知识宣教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更好的提升初产妇的认知水平,其主要是由于常规护理模式中,仅仅对初产妇进行常规的宣传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而品管圈活动则是通过主题小组的模式,结合初产妇认知的具体问题设定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且可以针对初产妇新生儿全程护理进行跟踪和指导,从而可以全面的提升初产妇的认知水平。临床研究显示,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且认知率达到90%以上,其主要是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问题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还有研究指出,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主题较为明确,且在全程的跟踪指导下,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知识的掌握能力[3]。与本次研究观点相符。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优良率为83.33%,对照组为44.44%,数据对比(P=0.006,x2=9.567)。说明在初产妇新生儿的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其可以更好的提升初产妇新生儿的护理优良率。其主要是由于护理中,常规护理模式中,初产妇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低,因而护理优良率略显不足。而在品管圈护理模式下,通过全过程指导以及针对性的对策的基础上,在现场指导以及真人演示模式下,患者对新生儿护理具有更为明确的认知,从而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临床研究显示,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其主要是由于在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因而对知识具有更佳的掌握能力,从而可以提升护理水平[4]。还有研究指出,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用真人示范以及现场演示等模式,更加具有感官刺激性,因而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使其不断的提升护理质量[5]。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在对初产妇新生儿的护理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初产妇对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且可以提升护理优良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然而在本次研究中,可能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少,且患者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总体而言,其对于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红,贺孝良.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03):44-45.

[2]李玲.品管圈活动在初产妇围产期保健和新生儿护理知晓率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7):175-176.

[3]林兰芬.品管圈活动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06):72-73.

[4]陈余丹,马琛琛,杨小红等.产科健康教育中护理品管圈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1):171-172.

[5]苏娜,李显梅,周初萍等.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14):9-12.

猜你喜欢

初产妇品管圈护理管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