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

2018-09-04陈丽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并发症

陈丽娟

【摘要】目的:阐述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营养护理与管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治疗有效率93.94%,护理满意度93.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21%,治疗有效率84.85%,护理满意度81.82%。结论:临床应在合理选择喂养管、投给方式以及营养制剂的基础上,加强对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并从管道以及并发症两方面出发,对患者加以管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鼻饲肠内营养制剂;营养护理;并发症

手术患者中,部分患者术后无法自主进食。为预防营养不良,需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保证营养供给,促进病情康复。在此期间,合理选择喂养管以及营养制剂,是护理的关键。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与管理方法,并观察了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共33例。性别:男:女=18:巧。年龄(28-79)岁,平均(59.48±2.16)岁。疾病类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0例、脑出血21例、其他2例。对照组患者共33例。性别:男:女=17:16。年龄(30-82)岁,平均(59.60±2.35)岁。疾病类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1例、脑出血20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可对比(p 0.05)。

1.2 纳入标准

(1)所用患者均需使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2)患者无意识障碍。(3)患者无恶性肿瘤。(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营养评估结果,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加强营养护理与管理:

1.3.1 营养护理

(1)喂养管选择:应选择柔韧、Y接头的喂养管(如硅胶材料喂养管),给予营养支持。以确保能够及时冲洗,提高护理的安全性。(2)营养投给方式:护理人员应采用一次性投入、持续输注的方式投给营养。一次性投入:6-8次/d, 200ml/次。持续输注:营养支持12-24h内,输注速度为40-60ml/h。营养支持3-5d内,可适当增加输注速度至100-125ml/h。(3)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营养制剂。糖尿病、肝功能衰竭患者,及婴儿,需给予特异配方。给予营养支持时,应将人工营养成分,与食物结合,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人工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等。食物应以蔬菜、牛奶、蛋类及谷物为主,需混合至半流质的状态,给予患者食用。

1.3.2 营养管理

(1)管道管理:护理人员应固定好喂养管,避免管道折叠、挤压。输注前后,应采用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堵管。如喂养管材质为硅胶,需每月更换一次,预防感染。(2)并发症管理:腹胀、腹泻、呕吐、返流为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由饮食不合理,或管道护理不善所引起。护理人员应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发现上述并发症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改变营养支持方案,提高营养护理的安全性。例如:当患者发生呕吐时,可将床头抬高30°,并给予患者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治疗疾病。腹胀可能由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所导致,给予对症处理,即可有效缓解病情。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4%,护理满意度93.9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是纠正营养不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度的主要途径[1]。给予营养支持期间,腹胀、腹泻、呕吐及返流等并发症较容易发生。常规护理方法较注重按照营养评估结果,为患者补充营养。但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管道的选择等,均缺乏重视。受其影响,患者的舒适度通常较差,且由于营养制剂选择不合理,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有限[2]。长此以往,容易对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造成阻碍。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21%。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2例表现为腹胀,1例表现为腹泻,1例表现为呕吐,3例表现为返流。通过对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观察发现,该组患者有效率84.85%、满意度81.82%。表明,常规护理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加强营养护理及管理,以解决该问题。

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护理方法共包括合理选择喂养管、营养制剂以及投给方式三种[3]。临床用于肠内营养支持的喂养管种类较多,不同种类材质不同,舒适度同样有所差异。选择材质较柔软,且适宜长期使用的喂养管,用于给予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营养制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由反复更换喂养管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病情多较为严重。部分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对饮食的要求高。以糖尿病为例,该类患者虽需积极补充营养,但同样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免导致病情加重。给予上述患者特异配方,可有效提高营养支持的安全性。营养制剂的投给方法,包括一次性投入、持续输注等多种。根据投给方法,选择单次投给量或输注速度,同样可达到提高营养支持安全性的目的。胃管折叠、挤压的风险,在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较为常见。加强管道管理,是预防上述风险的主要途径,对于营养支持有效率的提高,及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加强管道管理后,患者治疗有效率93.94%、护理满意度93.94%。营养支持期间,诱发腹胀、腹泻、呕吐、返流的因素较多。加強并发症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是预防上述并发症的主要途径。如患者己发并发症,立即处理是关键。根据并发症种类的不同,处理方法同样应有所不同。给予多潘立酮片服用,可有效缓解呕吐,提高治疗安全性。本文研究发现,加强并发症管理后,长期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该组的护理安全性更高。需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有效率,临床需于护理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白蛋白、血糖、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如血糖升高等),应立即通过调整饮食方案,或给药的方式处理。另外,还需每周定时称量患者的体质量,如体质量增加速度过快,或体重有所减轻,同样需通过调整鼻饲肠内营养制剂的方式,改变营养护理方案,为患者原发病的康复,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临床应在合理选择喂养管、投给方式以及营养制剂的基础上,加强对长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患者的营养护理。并从管道以及并发症两方面出发,对患者加以管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简清.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制剂对肝功能损害鼻饲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蛇志,2015,27(04):364-365.

[2]石锦.对行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病情危重患者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41-142.

[3]张媛媛,张红,关健.比较低GⅠ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街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141-142.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