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中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9-04马芸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脑梗死效果

马芸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部功能恢复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92例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干预前后脑部神经功能NIHS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康复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使脑神经功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缩短康复干预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脑梗死;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脑梗死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出现障碍,使脑组织出现缺血和坏死状态下,进而产生的一种病理学反应[1,2]。本文研究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千预对脑部功能恢复情况所产生的影响。现汇报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0月-2017年10月92例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疾病患者,通过数学随机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脑梗死发病时间1-19小时,平均6.3±0.8小时;年龄44-78岁,平均56.7±6.4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脑梗死发病时间1-16小时,平均6.8±0.6小时;年龄44-73岁,平均56.4±6.1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千预,①电话咨询干预:为患者在治疗结束出院后免费提供电话咨询途径,使其能够通过拨打咨询电话的方式,直接找到相关的医护人员,并与其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根据其实际病情和具体的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②家庭访视干预:对于在电话随访千预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一些患者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且其到门诊进行复诊存在一定困难的患者,可以为其提供专门的上门随访干预,对其各项身体指标水平进行检查,对患者在居家期间的医嘱执行情况和康复护理状况进行直接了解和全面评估,指出医嘱执行不到位的地方,制订相应护理对策,嘱咐其着重进行整改。③网络指导干预:建立专门的患者交流微信群,通过微信空间共享、留言、聊天等多种形式,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使教育能够进一步得到强化。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患者的一些疑惑进行解答,使患者能够与护理人员之间通过微信上进行互动性沟通,对疾病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咨询,对于一些表达不清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其他的方式,上传到微信群当中,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具体现状进行了解,直接为其指导和解决相关的问题。保证能够经常提醒和督促患者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鼓励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以其他患者进行经验分享,使患者之间的互助交流更加通畅,进一步增进社会支持。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用不记名打分的方式,以满分为100分的问卷,利用随访的机会,调查护理满意度,超过80分可以定为满意,不足60分可以定为不满意,其余可以定为基本满意[3]。

1.4 观察指标 (1)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干预前后脑部神经功能NIHSS评分水平;(3)并发症情况(4)康复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

1.5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x±s)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干预前后脑部神经功能NIHS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脑部神经功能NIHS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仅有2例,发生率仅为4.3%,少于对照组的9例(19.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48,P<0.05)。

2.4 康复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康复干预计划共实施(21.27±3.52)d,观察组共实施(16.94±2.15)d,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3.1009,P<0.05)。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致残率水平均相对较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4]。导致脑梗死疾病患者在康复期阶段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以后遗症、社会功能下降、心理问题等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都会缺乏专业性的康复护理相关知识,通常情况不能够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与医院同等级别的康复干预,使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5]。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可以充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使不良情绪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使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使生活和生存质量不断提高。脑梗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长期服药,并适当锻炼,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通过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两种方式,能够更加及时的督促患者严格执行医嘱,通过院外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使社会功能的恢复速度加快[6]。总之,脑梗死患者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使脑神经功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缩短康复干预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使患者滿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左惠榕,王形.脑梗死患者康复介入时机与疗效关系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09):700-702.

[2]郑舟军,钟素亚,龚戬芳等.社区远程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03):216-218.

[3]杨鲲.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认知状况调查研究171.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3(05):586-587.

[4]刘艺.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病人复发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10(03):181-182.

[5]陈于祥,陈于兰,瞿伦学等.老年人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12(24):2839-2841.

[6]杨璇,穆兰,林青等.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干预[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05):537-539.

猜你喜欢

脑梗死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