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8-09-04许小红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控制率研究组血糖

许小红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333,P<0.05)。研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为33(82.5%),运动护理率32(80%),血糖控制率为36(90%);参照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为13(32.5%),运动护理率12(32.5%),血糖控制率为18(4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满意人数为39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人数为20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333,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利于其身体健康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健康行为

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1],其病症多发于35~40岁的中老年人及有家族史者、肥胖者群体中[2];糖尿病90%以上的疾病类型为2型糖尿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肥胖等[3]。我国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是常规性护理[4];包括药物治疗及常规处理。其护理方式临床效果并不显著,患者的身体机能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干预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患者病症。在本次研究中,对己确诊的2型糖尿病8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己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3.2)岁;病程在2~12年,平均病程为(5.5±0.3)年;参照组4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3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2.9)岁;其病程在3~13年,平均病程为(5.4±0.2)年;两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此次调查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组间数据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一般性常规护理模式;其具体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及常规处理;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制定患者健康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其它基础资料。档案建立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时刻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患者恢复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2)饮食护理:恢复期患者每天都应保持摄入一定的热量,保证其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为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患者的饮食方面要多餐进食,使其体质得到良好恢复。(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普及健康护理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心理得到放松,积极面对疾病,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4)运动护理:在对患者给予运动护理之前,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年龄及体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适当的散步、慢跑等。依据患者的脉率变化指定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多维持在30分钟~1个小时。(5)服用药物指导:为患者普及药物服用注意事项,并对其讲解其服用的积极作用,告知患者按时服用相关药物,详细记录患者服用后的血糖变化及身体各项指标情况。若在服用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当研究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者时,则代表这种护理方式具有优越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对比用(x±s)表示,给予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经过社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333,P<0.05)。具体详见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为33(82.5%),运动护理率32(80%),血糖控制率为36(90%);参照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为13(32.5%),运动护理率12(30%),血糖控制率为18(4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2所示。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满意人数为39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人数为20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333,P<0.05)。具体详见表3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分泌性疾病[5]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肥胖等[6];由于患者本身对病症没有一定的了解,导致其自控能力下降,在生理及心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7]。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是常规性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及常规处理。其护理方式过于传统,临床护理效果不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患者病症。

社区护理干预主要表现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及药物控制进行护理千预。以此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治疗的信心,使其身体机能得到全面恢复。据本次调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333,P<0.05)。研究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为33(92.5%),运动护理率32(90%),血糖控制率为36(90%);参照组患者的饮食控制率为13(32.5%),运动护理率12(30%),血糖控制率为18(4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满意人数为39人,参照组患者的满意人数为20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333,p<0.05)。由此可得出,社区护理干预联合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其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率也显著优于常规性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千预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其效果显著,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利于其身体健康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薇,李军.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688-2689.

[2]周娟.糖尿病護理家园在流动人口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05):9-12,53.

[3]蓝岚.社区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02):297-300,306.

[4]沈爱萍.社区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163-163,165.

猜你喜欢

控制率研究组血糖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安丘市2016年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状况分析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