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2018-09-04寿依夏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

寿依夏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刺和TDP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积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着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保障患者疾病稳定康复。

【关键词】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炎病症,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体,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膝骨关节疼痛、肿胀、变形等,同时还会出现功能障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背景下,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出升高趋势,而临床上尚未得到完全治愈该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案,所以探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具备简单方便、疗效确切、经济安全等优势[1]。为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分组对照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肿胀、变形等症状。此次研究排除存在其他关节炎症、合并严重身体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并在开始研究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为49-71岁,平均年龄(60.4±5.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61.1±5.4)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合理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和TDP照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取患者的犊鼻穴、鹤顶穴、阳陵泉穴、膝眼穴、膝阳关穴、血海穴、梁秋穴,并對这几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同时运用TDP照射膝关节,照射程度与患者没有灼痛感为宜,留针时间为40分钟;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取患者的犊鼻穴、鹤顶穴、阳陵泉穴、膝眼穴、膝阳关穴,得气后在针尾部套上艾条,点燃艾条,实施温灸治疗,在燃烧完三段艾条之后取针。血海穴、梁秋穴这两个穴位则只针不灸,留针时间为40分钟。每隔一天治疗一次,每十次为一个疗程,共对两组患者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的间隔时间为三天。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定方法: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病情严重指数。临床疗效评定方法为尼莫地平法:(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病情严重指数÷治疗前评分×100%,结果≥80%表示基本痊愈,结果≥50%表示显效,结果≥25%表示有效,结果≥25%表示无效[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获得的数据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3.0当中完成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积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2。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关节炎症,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上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僵直变形,也会由此带来膝骨关节的功能障碍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其正常的活动。中老年人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主要人群,且发病人数正在逐年上升,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得到彻底治愈膝骨关节炎病症的方法,而治疗方案主要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主。因此,临床上开始加大对该病的研究,积极探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方案。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开始将中医理论以及辨证施治方法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其中针灸疗法得到了关注以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同时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针灸疗法的明显优势是操作简单、效果突出、安全有效、创伤较小等,能够消除膝骨关节的炎症反应,逐步缓解和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膝骨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第一,针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变部位微循环。第二,针灸能够控制中枢镇痛类神经递质释放。第三,针灸可以控制病变位置炎症因子活动[3]。

本次研究运用了对照实验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针刺联合TDP照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减轻。而温针灸治疗方案在疗效方面高于针刺联合TDP照射,尤其是在基本痊愈率这一数据上有着明显差异,而这一结果也表明艾灸和TDP照射产生的温热效应是存在差别的。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坚持了寒者温之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是灸火还是TDP都会产生一定的温热效应,进而让患者的膝骨关节炎部位毛细血管得到扩张,产生改善血液循环和加速穴位区域血液流动的效果,让代谢物排泄速度和效果大大增加,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进而达到治疗目标。本次研究当选取的穴位主要有犊鼻穴、鹤顶穴、阳陵泉穴、膝眼穴、膝阳关穴、血海穴、梁秋穴,但是在实际治疗当中也需要结合患者病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穴位选择。这是因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只有坚持从患者的病情治疗需求出发选取穴位和针灸治疗方案才能够最大化的发挥针灸疗法的疾病治疗优势,减少副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着显著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石胜,吴耀持,张峻峰等.长针透刺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5(50):9415-9418.

[2]李振华.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05):83-84.

[3]康有周.针灸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3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09):51.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臭氧水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