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边保护主义或催生“后美元时代”

2018-09-04吴幼珉

环球时报 2018-09-04
关键词:保护主义比重储备

吴幼珉

随着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频频以单边保护主义对待其他经济体,而且动不动就以经济、金融制裁相威胁,包括法德、土耳其、伊朗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提出“脱离美元”,建立单独支付体系的建议。

目前,以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国际贸易分别约占世界贸易的39.9%、35.7%、7.1%、2.9%和1.6%,美元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第一大支付货币,欧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分量也不可小觑。美元资产则占国际储备体系中的7成,因而美元仍然“霸气”十足。但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美元作为国际贸易支付货币的功能并非特别显著,而且随着美国产出和对外贸易占全球比重的变化,用美元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结算的比重还会有进一步收缩的可能。

美元资产占国际储备的比重是当今美元霸权地位的主要支撑点之一,其原因主要是美元仍为主要的国际支付货币,各国及其企业需要持有美元为将来的国际贸易结算。但是,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国家因为反对美国经贸政策而立场一致,导致美国现在处于一个过去所不多见的孤立处境。其中,关于建立新支付系统的建议几乎点了美元国际霸权的一个“死穴”。当然,这并不等于国际贸易会马上实现非美元化,但有可能开启一个“后美元时代”,即未来国际贸易中会较多地利用非美元国际货币结算。

笔者认为,如果新的独立支付机构出现,或许会设在法兰克福、巴黎、上海等欧亚城市。例如,德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自然在国际经贸问题上有较大的话语权,但是单一国家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美国单边保护主义的贸易霸凌,包括德、法、英、俄等国的欧洲和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共同建立新国际支付系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贸易规模总和无疑比美国更大。在亚洲,虽然中国和日本这两大经济体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两国在维护多边主义和反对保护主义方面却有共同的利益。

国际信誉是在相互信任关系上发展起来的,当前美国国内矛盾激化和对外政策反复无常无助美国的国家信誉,频繁发动经贸战也会让美国最终自我孤立于国际贸易体系。而欧亚等国家间的贸易却不会停止,当这些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量足够大,利用非美元进行的交易必然增多。

如果当前保护主义政策持续,很可能到2019年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国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会进一步下跌,欧元的比重则会超越美元。长此下去,美元的结算、储备等功能或会被削弱,而美国国内依赖向外借款支撑消费的情况则难以持续。

因此,在国际货币市场上,一种新的景象可能会出现,笔者称之为“后美元时代”。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自由贸易和新机制建设的积极参与国,因为中国也是多边主义和公平经贸关系的倡导和支持者。▲

(作者是香港资深经济评论员)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比重储备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福州电子签证业务改革经验刍议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