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传承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18-09-04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艺术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青岛物质学院

□阎 娜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一、传承现状分析

(一)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青岛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拥有诸多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剧、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国家级的有:胶州秧歌、崂山民间故事、茂腔等;省级的有:即墨大欧鸟笼制作技艺、宗家庄木版年画等;市级的有:胶州民歌、平度草编工艺等。青岛非遗保护体系已建立,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保护和传承。

(二)独立学院文化现状

通过对比分析独立学院文化的现状发现,独立学院文化不够鲜明,一部分独立学院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无法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等各个方而,更无法发挥文化的凝聚力。独立学院文化不深厚,文化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因此,独立学院的文化呈现出速成的特点,没有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

二、独立学院学生对青岛非遗认知

(一)独立学院学生对青岛非遗了解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琴岛学院95%以上的学生对青岛非物质文化不太了解,平时对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关注程度也几乎没有,学生基本了解非遗包含的种类,但不全面,了解青岛非遗主要通过网络和电视等间接方式。表1统计了琴院学生对青岛非遗了解程度。

表1 琴院学生对青岛非遗项目了解占比情况

(二) 独立学院学生对青岛非遗传承态度

琴岛学院学生对青岛非遗有好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保护非遗能够促进文化的创新,传承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文化,绝大多数学生虽然对非遗总体认知度不高,但对非遗的态度是喜爱的,对其价值是认同的。愿意通过直接方式了解非遗,大多学生愿意参加青岛非遗文化保护。表2统计了琴院学生对非遗的宣传方式认可程度。

表2 对青岛非遗宣传方式认可情况

三、独立学院传承非遗的必要及优势

(一)独立学院传承非遗的必要

对独立学院的文化传承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把“非遗”中的精华及保护知识列入独立院校教学中,鼓励学生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将独立院校与地方文化特色有机结合,促进与非遗文化交流,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独立院校文化内涵。

(二)独立学院传承非遗的优势

独立学院培养技术人才,学生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容易接受非遗教育,有能力承担非遗的传承。独立学院教师年轻化,积极性较高,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精人才,汇集了大批的科技型、技能型的教师,在非遗传承教育工作中能积极适应课程建设与改革。

四、独立学院传承本土非遗的方法分析

(一)开设非遗课程,促进学科建设

在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开发青岛非遗课程,把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引入课堂,建立本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首先,从艺术系课程发展,根据专业特色与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等结合起来,如开设艺术类手工课程,结合民间宗家庄木版年画、胶州剪纸等内容,将其纳入课堂,结合学院动画专业共同开发宣传,然后普及到全校的专业选修课。其次,建立校内外的实践基地,选派教师到非遗发源地学习实践,掌握技能。

(二)加强非遗教师培养、引导学生参与

培育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熟知当地的历史、民俗的教师队伍,举办教学研讨和实践活动,制定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教师积极申报青岛非遗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非遗保护,鼓励学生成立地方非物质文化社团,如成立青岛民间文化协会、青岛柳腔、茂腔学习班等。

(三)拓展“非遗”宣传方式

将非遗技能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首先,校网开设非遗专题,通过宣传栏、海报等宣传青岛本土及山东非遗。其次,发挥现代通信教学,用QQ、微信、微博等平台,分享非遗的图片或视频,与学生探讨传承。再次,通过图书馆实现数字化传承,充实非遗的图书和电子书,在图书馆开辟专区,建设“非遗”口述史访谈室。

猜你喜欢

青岛物质学院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海盗学院(12)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