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

2018-09-03叶静李向楠李真费晓辉董立伟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构筑物水工建筑思考

叶静 李向楠 李真 费晓辉 董立伟

摘 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单一的水工建筑物已经慢慢被时代所摒弃淘汰。曾经关于水利建筑的设计方案大多数只要求一些具体的功能和安全性,其他的一律不予重视。而如今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其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关注。水利工程设计的功能更加多元化,以安全为前提,在安全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精神内涵,使其设计更偏向于一种艺术性,更接近一种艺术品的设计。

关键词:构筑物 水工建筑 实践 思考

引 言

在上世纪我们修建的一些大坝、水闸和溢洪道等一些水利建筑物,主要是为了防止洪水爆发,也有的建筑设计是为了灌溉水田和工业用电。当然这些不仅工程量特别大,而且投资成本非常之多,建造周期也较长。更关键的是由于以往的资金、政治、经济、文化和眼界等众多因素的约束下,几乎所有的水利建筑都是按照一个方案规划出来,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再加上当时设计者眼界不够开阔,在其设计中往往体现不出一个水工建筑应该具有的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水利建筑设计方案的思路也在不断更新,如今很多的水利建筑美不胜收,这表明这个时代新式的设计理念在开放中不断更新,水利建筑得以真正在传统水工建筑物的基础上得到了蜕变。

一、水利工程建筑在摸索中前进

为了水利建筑工程在新时代下能进一步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水利建设方面给出了重要批示,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配合当地的市政工作建设,为今后水利建筑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大致方向。这就要求每一项工程的设计都要突出时代的亮点,不要再和以往那样呆板厚重,单一重复。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精神上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使得精神的人文需求和当前的经济发展观念不相匹配,这也表明人们不再热衷于一些基础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而且要求更加具有艺术性,他们希望要把时代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造就出真正具有多元功能于一身的建筑艺术品。水利设计的美化也是一门很重要的知识学科,当前大量的设计师在这一方面凸显出很多缺陷与不足,这样阻碍了美化艺术在水利建筑物的实际应用,所以需要一线工程师不断自我学习与研究,为此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水利水电这一板块的专业,期望改变当前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而造成设计过程中美化艺术与时代脱节。所以必须不断的在发展中摸索新的发展趋势。

二、水利工程建筑在实践中前行

把建筑打造成艺术品是一个工程师创作的过程,那么想要伟大杰作的诞生,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且在其设计实践中要把时代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观念融入其中。在水利工程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采纳当前的建筑风格,将点、线、面相结合,并融入大量的现代审美因素,构造出一个线条优美,气势宏伟,实虚结合、新颖美观于一身的现代艺术杰作,这才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想要在实践中砥砺前行,唯有把建设理念融入到具体建筑工作中。在龙王河治理整改设计的具体方案中这种理念得到了真正诠释。在此设计中兼顾了很多方面,不仅兼顾其修建的基本要求,也考虑了社会与经济效应,更加关注了环境的多样性,在设计中,将建筑和优美景观结合,融入了大量的景观,增加经济效益和人文因素,加强了其认知和感性,是一个生态景观的河道,在河道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树木茂盛,水质纯净,几十种动植物在这里成长,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这是一种新的城市文化,也增添了这座城市的文化韵味。在设计中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方式,这种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河道治理理念,不仅得到了社会同行的认同,也深受了广大百姓的喜爱。这是一个治理水系的时代楷模,揭开了一个全新的水系治理新篇章。相信在之后的水域治理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水利工程建筑在思考中飛跃

当今时代的水利设施设计应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开拓新的发展理论,在设计中要因地制宜,依托周围的环境,融入大自然生态系统中,例如有些地方它依山傍水,人口活动稀少,那么其设计的重点要在文化精神和旅游价值上,不要认为其身居偏僻之地而弱化了建筑本身的美化设计。而且正是因为它地处开阔的野外,才要重视旅游设计,那么美化设计就不得不加以重视[2]。所以说不仅外表设计要美观大方,内部结构也要紧凑严谨,在工程造价方面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作为一名水利设计师,应该着眼于当前,立足水利建筑工程本身,关注于未来,不断思考和研究水利设施本身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方向和扮演的角色。要擅长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的优势和审美理念去积极开拓新的发展途径,丰富和完善水利建筑的创作思路,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质的飞跃。

结束语:

传统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在社会环境的大发展中已经渐渐落后,被时代所淘汰,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设计理念、方法的不断更新,新颖的建设方案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这对于水利工程领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应该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建筑,将国家的价值观和时代发展的人文内涵精神写在广阔的大地上,让我国在发展中提升自身水平,挤入国际前列。

参考文献:

[1]易田富. 探究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实践思考[J]. 水能经济, 2018(1):52-53.

[2]孔勇.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探究[J]. 城市地理, 2018(2).

作者简介:叶静(1984-10-28),女,汉族,山东省日照市人,日照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构筑物水工建筑思考
无确切建筑面积的构筑物如何办理首次登记
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浅谈儿童行为心理对构筑物设计的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新污水处理厂水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