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湿度与青年人泪膜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2018-08-30张婉婷穆东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环境湿度干眼泪膜

高 芬,张婉婷,王 磊,穆东伟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眼科,开封 475000

近年来,干眼症患病率不断上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1]的调研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干眼症的发病率为21%~30%,引起了广泛关注[2]。环境因素对干眼症的影响较大,但目前缺乏特定环境对泪膜稳定性影响的具体数据[3-4]。因此,本研究在不同湿度环境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患者泪膜参数,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与泪膜参数的相关性,探讨环境湿度对泪膜参数的影响,以提高干眼症的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门诊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各项干眼参数的检查。患者共209例(417只眼),其中男性133例(265只眼)、女性76例(152只眼);年龄17~35岁,平均(22.47±4.74)岁。根据四季不同湿度将患者分为3组:环境湿度<40%为低湿度组(n=76,151只眼),环境湿度40%~70%为中湿度组(n=75,150只眼),环境湿度>70%为高湿度组(n=58,116只眼)。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测量方法 保持测量干眼参数的房间密闭,以减少空气流动的影响。采用Hygrometer Testo 608-H1温湿度计测量室内温湿度。让患者在特定环境中静坐1 h,再进行各项检测,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完成。

1.3 干眼的主观问卷调查 采用干眼主观问卷调查表采集各组患者不同温度湿度下各项干眼指标,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畏光、视力波动等,对各个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偶尔为1分,一半时间为2分,大部分时间为3分,总是有为4分;共计16分。

1.4 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 检查在暗室中进行,患者下颌放在下颌托上,注视视标,调焦对准后,嘱患者眨眼数次,睁大双眼,按下拍照键。通过plasido盘22圆环在正常泪膜上画圆,可测量分析到22 000个点,精确度高。机器通过角膜地形图分析自动监测泪膜破裂区域,能够敏感识别每个测量点间细微的亮度变化,数据通过数字成像软件自动生成。测量过程中所有破裂点时间的均值即平均泪膜破裂时间[5],把各项检查结果及检查时的环境温度、湿度记录下来。

非侵入式泪河高度的测量(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NI-BUT):获得泪河图片,通过仪器上自备的测量工具获得准确数值。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对脂质层进行评分。国际上脂质层评分标准:0分为正常,油脂清晰;1分为油脂不透明,广泛浑浊,正常黏性;2分为油脂不透明,黏性增加;3分为油脂薄、睑板腺基本不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6]:0分为无角膜着染;1分为小部分角膜着染;2分为大部分角膜着染;3分为整个角膜着染。泪液分泌量的检查(Schirmer Ⅰ):将泪液检测滤纸条(天津晶明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头部弯曲的5 mm悬挂于下眼睑中外1/3处,其余试纸条垂于面部皮肤表面,嘱患者轻闭双眼,5 min后取出滤纸条,读出滤纸条上的刻度。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结果(表1)表明:低、中、高湿度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3.08±4.62)岁、(22.76±5.16)岁、(22.37±4.25)岁,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中、高湿度组环境温度分别为(20.39±1.50)℃、(22.91±2.13)℃、(24.94±0.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各组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的对比 结果(表1)表明:低、中、高湿度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低、中湿度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高湿度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低于低、中湿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0)。

指 标低湿度组中湿度组高湿度组F值P值年龄/岁23.08±4.6222.76±5.1622.37±4.2525.39<0.001环境温度/℃20.39±1.5022.91±2.1324.94±0.82236.83<0.001主观症状评分/分1.92±1.821.87±1.761.37±1.52∗△△7.97<0.001泪液分泌量 l/mm17.65±8.8119.13±9.5318.94±9.620.720.487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 t/s10.67±4.4112.42±4.47∗∗12.81±5.32∗∗7.430.001非侵入性泪河高度 l/mm0.24±0.060.24±0.070.26±0.06∗∗△6.650.001脂质层评分/分1.43±1.280.51±0.95∗∗0.51±0.95∗∗39.250.001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分0.09±0.360.05±0.210.03±0.161.680.190

*P<0.05,**P<0.01与低湿度组相比;△P<0.05,△△P<0.01与中湿度组相比

2.3 各组患者非侵入式平均泪膜破裂时间的对比 结果(表1)表明:低、中、高湿度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低湿度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短于中、高湿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

2.4 各组患者非侵入式泪河高度的对比 结果(表1)表明:低、中、高湿度组患者泪河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高湿度组患者非侵入性泪河高度高于低、中湿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7)。

2.5 各组患者脂质层评分的对比 结果(表1)表明:低、中、高湿度组患者的脂质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低湿度组患者脂质层评分高于中、高湿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6 各组患者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对比 结果(表1)表明:低、中、高湿度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泪膜稳定性是由泪膜的质和量维持的,任何一方面的下降都会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给患者带来困扰。视屏终端的普及和空气污染都会加重患者的干眼症状[6-7]。因此,本研究对患者在本地区四季不同环境湿度的干眼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评估环境湿度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患者的干眼主观问卷调查表评分下降、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脂质层评分减少(P<0.05)。结果证实了泪膜的稳定性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在40%以上对泪膜的稳定性有益。Abusharha等[8]研究证实,泪膜暴露在干燥环境下1 h就会出现干眼症患者类似的泪膜变化,提示相对环境湿度不论对健康人还是干眼症患者,对泪膜的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分析原因如下:(1)环境湿度40%以下对泪液的蒸发率有很大的影响[9],泪膜破裂时间缩短。Mcculley等[10]研究证实,环境湿度每下降10%,泪膜的蒸发率增加28.33%~59.42%。(2)本研究的脂质层评分表明,随着环境湿度增加,脂质层厚度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减少了干眼等相关症状。Sunwoo等[11]对健康男性在10%、30%、50%不同环境湿度中的眼部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环境湿度低于30%时,眼睛开始出现干燥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环境温度也有差异,3组平均温度分别为(20.39±1.50)℃、(22.91±2.13)℃、(24.94±0.82)℃。虽然3组环境温度越来越高,但患者干眼症状及干眼相关参数都趋于稳定。这也说明环境湿度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要比温度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大,与Horwath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泪液分泌量稍有增高,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稍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患者在特定环境中等待时间较短,角膜上皮尚未受到损伤[13]。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泪膜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湿度>40%有利于泪膜稳定。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患者在测量的特定环境中所处时间较短,在进入此环境之前,每位患者所处环境是不同的,不能完全排除之前所处环境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

猜你喜欢

环境湿度干眼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基于泪膜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浅谈环境温度对智能变速器的影响
负极片在不同环境湿度存储的厚度膨胀研究
竟是“干眼”找上门
环境湿度对卷烟理化指标及感官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