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榆林产妇事件中网络舆论演变与监控

2018-08-29高瀚文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

高瀚文

【摘 要】 网络舆论对于信息传播权和话语权的下放十分有利,其能够更加直接和便捷地体现出网民的民意,促进公众监督权的实现。但是网络舆论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其监控机制还未完善,存在着公众表达失实阻碍舆论监督过程和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等弊端。

本文探讨后真相时代榆林产妇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演变和监控,通过榆林产妇事件这类突发事件,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现在自媒体时代中,网民经由互联网这一平台对舆论的催化过程,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面对此类突发事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榆林产妇事件 网络舆论

一、榆林产妇事件概述

2017年8月31日,一名产妇从陕西省榆林市某医院妇产科五楼的分娩中心一跃而下,最终抢救无效后死亡。9月3日,该院在官方微博中发表声明:此次事件起因为医生提出了三次剖宫产建议但均被家属拒绝。9月5日,媒体对产妇的家属进行采访,家属称医院所说情况与事实不符。9月6日凌晨,该院在其微博上针对这一事件发表第二次声明,并且将监控录像的截图公布,监控录像表明,产妇曾两次下跪来请求家属同意其剖宫产。对于医院的第二次声明,死者的丈夫并不认可。榆林产妇事件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得到了演变,网民参与的热情逐渐高涨,关于榆林产妇的话题在几天内都占据了微博热搜的榜首。

二、后真相时代中的网络舆论

(一)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集体性行为中的情绪。网络集体性行为在后真相时代具有一个动员的过程,这种动员不是传统的工具和资源动员,而是具有自发性的情感动员。此次榆林产妇事件,网民的评论基本上都是自发的。后真相时代网民之间的联合、结盟全部依赖互联网这个平台来完成,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来进行主导。

(二)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原因和心理。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中的网民心理能够将互联网的信息力量转换成具体行动。在榆林产妇事件中,医院推诿责任的行为以及穿传出的各种负面消息使网民感到不满,网民们通过转发和评论微博等形式实现信息的交互,进而抒发自己对榆林产妇事件的认知和感受。

(三)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在事件发展中的作用。首先,榆林产妇事件是网友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进行曝光,并且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各个新媒体开始进行跟踪报道。其次,由于榆林市某医院在面对这次突发事件时,态度太过消极,使部分网民早就对医院有不满,这些原因造成网民们对于榆林产妇事件追因的热烈讨论。最后,榆林市某医院采取积极沟通和正面应对的态度来缓解网民的情绪。网民们在微博等渠道中通过亲身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诉求,促使相关部门对榆林产妇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监督,这种网络舆论监督的手段在榆林产妇事件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与弊端

(一)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1、民意促进事件解决。榆林产妇事件事件发生后,很多产妇利用微博这一舆论载体大声疾呼“我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掌握在家人手上”等等类似的话语,通过这种看似过激的行动,来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从而得以让榆林市有关部门对榆林产妇事件采取正确的应对态度和一系列积极地应对措施。2、瓦解主流媒体的“话语霸权”。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主流媒体属于异化的媒体,因为主流媒体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群体又或是个人发声,而现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逐渐能够使各种群体的声音得到有效的表达和传达,相关个体发出的信息能够汇集成具有相似兴趣的群体,这也更加接近主体社会群体的声音。

(二)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弊端

1、公众表达失实阻碍舆论监督过程。在网络舆论的演变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网络的匿名性就是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在榆林产妇事件中,网络舆论也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并且其中还有很多不实言论,这些言论将会对网络舆论造成消极的影响,干预网民的判断,导致更多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不断产生。2、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通过进行沟通讨论,彼此融入到群体中去,使各自的声音慢慢群体化,去个性化,造成了一种宗教的声音被放大并被广泛认可的错觉,而这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

四、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监控措施

(一)积极进行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近年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越加完善,政务微博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政府机构工作开展形况等信息的公开度与透明度。然而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从榆林产妇事件事件的应对来看,相关部门在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效和实际方面把握欠妥。

突发公共事件中,在网络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规律的情况下,相应的舆论调控手段也应该各有不同。突发事件生成后,即时在证据和细节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也应秉持开诚布公的陈垦态度,而不是一味地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以避免情绪性舆论的爆发。

(二)充分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微博是当下进行信息交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建设政务微博在网民心目中的形象,利用微博问政于民后再施政于民。在日常生活中,政务微博应该担负着官方与民众之间交流的作用。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应该作为引导舆论、化解民众情绪的无形大手。

(三)团结和培育意见领袖。突发公共事件中,当网民中的情绪性舆论、谣言和不实信息打量充斥于微博重视,公众对于权威性强的评论和一件具有更强的需要和以来,也更倾向于从权威性强的意见领袖处获得引导。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联合、组织、培育等方式通过意见领袖在此类事件中传播和生成积极健康的舆论风向。

【参考文献】

[1] 邹雪. 榆林产妇坠楼事件涉法问题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17(33):58+74.

[2] 熊燕,姜雪. 后真相时代榆林产妇事件中网络舆论演变与监控[J]. 视听,2018(05):154-155.

[3] 王慧軍. 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4] 卿立新.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 张志安,晏齐宏. 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5):20-29+126.

[6] 肖文涛,黄学坚. 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问题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5(08):6-12.

猜你喜欢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
后真相时代慢新闻研究
新媒体时代受众视域中“后真相”时代成因浅析
后真相时代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研究
2017,国妆产业在“后真相时代”的三个真相
默克尔面临的“后真相时代”(观察家)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