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筋土处理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18-08-29王秀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2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施工技术

王秀华

摘 要:路桥建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路桥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与沟通。但同时,桥头桥车现象在路桥施工中成为非常典型的问题,阻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本文通过分析桥头跳车的危害及成因,具体分析路桥过渡段加筋土施工流程,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加筋土;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桥头跳车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2-0113-02

桥头跳车现象在路桥处常常发生,指的是柔性路堤和刚性桥台在自身荷载的情况下,由于车辆不间断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对行车造成危害的现象。桥头跳车在公路行业是非常普遍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对路面及行车都有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业内的重视,对桥头跳车现象的研究,能够在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保持车辆的正常通行,促进交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通过加筋土的方式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对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桥头跳车的危害

桥头跳车具有非常多的危害。第一,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在桥头跳车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对司机的驾驶产生一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只能通过调整行车速度来避免桥头处的凸起与凹陷,但是会与后面车辆的速度差距拉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当车辆产生颠簸时,很难进行控制,容易出现车辆方向的偏移,如果行驶速度过快,还可能发生侧翻现象。第二,车辆在路桥跳车处发生颠簸时,自身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车辆的零件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减短使用寿命。第三,由于在公路工程中桥头较多,造成破坏的车辆数量会不断增加,同时桥梁也产生了不用程度的破坏,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桥头跳车的成因

2.1 地基的不良土质

一般来说,可用来构建桥涵的构建通常应用在沟壑地带。因为沟壑之处的的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的硬度往往较软。与硬性土层相比,软土的孔隙、含水量以及透水性都较高,所以往往具有很强的压缩性。因此,如果在软土层上填筑路基,极易造成土基的沉降。相对而言,橋头路基的填筑高度更高,基底的应力往往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完成之后,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其他问题。

2.2 压缩性的台背填料

台背的填料具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填料中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小孔中中隐含的水分很难清除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路面和路基都承受着顶部的冲击性荷载及间断性振动,孔隙变小,上侧的填料也被逐渐压缩变低。发生这种情况后,路基会变得更加密实,但仍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基于此可以发现,施工方式、台背的防水性能、填料的质量等都会对路基的压缩沉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工程的防水排水工作,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交界处的刚柔转换

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由于交界处的刚度与之前施工路段不相符,所以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碰撞现象,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相比而言,柔性材料比刚性材质的吸纳能力更强,所以在铺筑桥台结构时,一般选择料石或者片石进行砌筑,同时用钢筋混凝土辅助,通过这种方式,交界处路段的刚度会增大。相反的是,在道路与桥台衔接之处,柔性往往远远大于刚性。上面的这两种结构,分别属于刚性体及弹塑性土体。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塑性形变在桥台及道路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相比而言,刚度突变比较明显。在刚柔转换下,很容易发生桥头跳车现象,路面的平整度被严重破坏。

3 加筋土加固原理

加筋土是筋体与土在一定作用下形成的复合式土体。在工程的填土环节,应将加筋土铺设在加筋带、土工格栅及土工织物等处,可以有效提升土体的抗压、抗剪、抗拉能力,使路面的平整度和刚度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土单元体在竖向压力作用下,往往会产生侧向膨胀与竖向膨胀,在这个过程中,竖向荷载会增大,产生明显的竖向压缩变形,同时,侧向膨胀也会逐渐加大,对路面造成破坏。

4 路桥过渡段加筋土施工流程

4.1 过渡段的主体施工

路桥的过渡路段在整个工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能够使加筋粗粒土增加,从而将过渡路段的质量提升到一定高度。过渡段的施工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平整碾压路段上层的碎石,将土工格栅铺设在最顶层;第二,进行分层填筑。填筑的材料为粗粒土,使层间的空隙尽量缩小。粗粒填筑之后,紧接着进行摊铺,摊铺的过程中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使土体的平整度能够达到规定要求。第三,铺设土工格栅。薄厚的土层的厚度控制在0.1m以内,然后借助碾压机均匀碾压,这个步骤可反复进行,直至平整度达到施工要求。最后,对上述步骤的施工效果进行检查,完全合格后,进行填筑,直到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为止。

4.2 土工格栅施工

过渡段的主体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土工格栅施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第一,采取合适的方式,铺设土工格栅,一般来说,铺设的方向为纵向,顺着线路的走向能够减少面部的阻力。另外,伸展开桥台背后成捆的格栅,与台背的距离控制在5.2m,为之后的拆除提供一定的便利。清除下侧格栅中隐含的坚硬固体,使格栅铺设质量达到施工标准。第二,进行格栅的固定与搭接。在搭接的过程中,拉直每一幅格栅,保证格栅被铺平,同时,将相邻两幅格栅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cm~25cm,方便接下来的施工。上述步骤完成之后,需要把相邻的格栅搭接在一起,搭接的工具选择为U形钉把,在锤击作用下,在下层土上将格栅进行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应对填料中较大的石头进行清除,避免出现刺破格栅的现象。

4.3 粗粒土施工

粗粒土施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上料施工。当粗粒土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卸车,将取土场的粗粒土运到路桥过渡段施工位置,装载机可以用来调运之前铺设好的格栅,将粗粒土层均匀摊铺在格栅的上侧,发挥其保护性能。第二,对摊铺进行整平。在摊铺的初期环节,需要将附近区域内的钢筋桩打出来,使钢筋桩的数量能够达到规定要求。以摊铺的总体厚度为参考,在桩体中间挂上摊铺线。在摊铺的具体过程中,将手动与机械的方式相结合。对各层次内的填筑土分析之后,对粒径较粗的土层进行留存,平整和摊铺工作应同时进行,在摊铺厚度为30cm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第三,后期修整。后期修整主要采取手动的方式,使摊铺线可以与顶面的填筑土层相符合。

4.4 碾压施工

摊铺工作顺利完成并且平整度非常好的时候,选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路面的施压工作。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参照设计方案,按照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对摊铺机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整,使指标与实际的施工技术相契合。另外,调整摊铺机的行进方向,及时清理探头下层与履带底部与一些杂物,保持两者内部的干净整洁,从而将摊铺机的碰撞情况降到最低值。碾压需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第一,初次碾压选用双钢轮的压路机,扩大碾压的范围,提高碾压的效率,同时必须保证碾压的速度均匀;第二,二次碾压的时候选择单钢轮压路机,将错轮宽度控制在30%范围内,使碾压速度保持在3.5km/h左右,保持被压层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第三,最终施工,如果当碾压路段的轮迹消失,可停止碾压。对于一些不易碾压到的边角区域,可以采用小型压路机,结合机型的特点和填筑厚度,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检测和碾压。

5 结语

路桥的建设在交通工程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和路桥的平整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交通经济的顺利发展。需要明确桥头跳车的危害,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对路桥过渡段加筋土施工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做好过渡段的主体、土工格栅、粗粒土、碾压等各个环节的施工,使路桥的质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轼,邹明辉.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6):165-167.

猜你喜欢

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施工技术
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刍议桥头跳车的病害处治方法及技术
路桥过渡段容许台阶高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