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2018-08-29刘超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金融结构区域经济新常态

刘超

【摘要】探索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下的新环境中任何一个产业的升级都需要金融的支持,与此同时金融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金融结构的浮动。本文从金融结构与产业优化之间的理论关系出发结合实际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新常态

一、引言

金融结构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国民经济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关的研究已经表明金融结构的调整会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所以研究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显的非常具有意义。

二、金融结构方面的理论基础

完善的金融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相关的研究,并作出了相关的理论成果,依据时间排序大概有:1960年,金融结构观点被格利和肖提出、1969年,金融结构理论被戈德史密斯提出、以及麦金农·肖提出的有关发展中国家金融得结构方面的观点和罗斯·莱文为代表的提出的以两分法为基础的金融结构理论[1]。

(一)格利和肖观点

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格力和肖提出了金融结构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是他们建立了广义货币金融理论其中的内容包括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同时还分析了融资方式结构,将融资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大类,虽然对于在金融结构这一概念来说,其并没有明确解释,但是金融结构以及相关的工具和融资这一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得到了重视,同时他们将金融结构这一思想作为金融相关理论的中心,这对于金融结构的研究方面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戈德史密斯金融理论

戈德史密斯是金融结构理论的奠基人,他在1969 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通过对30个国家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有关金融发展和结构方面的理论;同时也对比和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可以说戈德史密斯开创了金融结构和发展方面理论的先河[2]。他还提出了衡量金融上层建筑的相对规模指标即财务比率(FIR),并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即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金融系统也就越完善,在FIR值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国家金融总资产中的银行资产比率将不断降低,除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三)麦金农—肖金融结构理论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模式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体制”并对其深刻的批评。他们认为,发送发展中国家的四大特点,即货币化水平低,也就是金融存在二元性的同时也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导致市场的平均利率高于其实际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将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1.过低的利率导致信贷分配以及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

2.造成储蓄总值的下降记忆投资的减少。

麦金农-肖认为,在以上两种的情况背景下,有关的货币当局必须要对当前的货币条件作出改善,如采用金融自由化策略,这可以有效保持其实际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均衡,进而加强整个社会的货币化水平。实行金融自由化这样对经济的增长非常有利,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发展。因此麦金农-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四)以两分法为基础的金融结构理论

从目前来说,以两分法为基础的金融结构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影响力的金融结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把一个国家中的金融结构主要分为两种:即以日本银行和德国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和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结构[3]。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系中各个工业部门的比例互联。产业结构的演变是指以历史和逻辑的经济发展顺序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体系的连续性从低到高的转换和推动过程。按照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演变过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规律的两大类的顺序,首先是克拉克定理、其次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变理论、产业化发展阶段理论等[4]。

四、现阶段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我国金融业中,相关的货币以及资金的金融功能主要是通过两种模式来实现的:一是银行间信贷市场的间接融资;另一个是直接的金融证券市场。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都是通过采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扩大大学生的人数规模以及實行相应的技术创新来进行解决的。在这种模式下,贷款的目标、金额的多少以及贷款的期限和利率将由银行决定,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银行对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分配有着一定程度的主导作用。

由于债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受其影响适合企业的的贷款往往是短期贷款,导致其资金缺乏流动性。而长期贷款审核严格且数量有限,同时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银行往往只会选择风险低的项目或者大型的企业进行投资,往往风险高的项目以及小型企业都难以得到银行的财政支持。

五、结束语

从一定程度来说,资本主义的市场可以弥补银行信用体系的不足[5]。一方面,证券市场的主要市场可以优先处理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受益于高增长企业和行业(新兴行业和创新产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使这种类型的金融需求要摆脱内生性融资的束缚,完全依靠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新兴产业(企业)以及创新产业(企业)在国家金融结构方面的地位和比重。同时另一方面,我国的政府部门也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完成资金的筹集工作,从而为社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本支持。

参考文献

[1]蒙奎宁,王方杰.金融市场化对制造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论,2015,(27):145-148.2015.27.047.

[2]李文荣,孙世芳.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1):80-84.2010.01.021.

[3]孙志红,王亚青.“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联动性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20160309.

[4]姚华,宋建.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协整关系的多指标交叉检验[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6-82.2016.01.010.

[5]刘光溪.论经济转型期中国汇率改革作用的局限性——客观、冷静地对待国际收支“双顺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57.2006.06.005.

猜你喜欢

金融结构区域经济新常态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探究
贵州金融结构、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