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演:拍这样一个片子挺骄傲

2018-08-28肖扬

畅谈 2018年6期
关键词:纪录片

肖扬

在3月1O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借正在上映的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介绍了央企成就,“不知道大家最近看没看《厉害了,我的国》,中央电视台拍的纪录电影,很火。讲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和中国网,这些好多都是中央企业为主或者中央企业承建的。”其实,在今年两会上,为这部片点赞的部长,不止肖亚庆,还有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等等。

一部纪录电影,短短几天内连获多位部长点赞。《厉害了,我的国》幕后究竟有哪些故事,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卫铁。

从筹划到拍摄,再到后期完成,《厉害了,我的国》历时1年。这一年“70后”的卫铁和他的“90后”团队拼尽全力,回忆起幕后的点点滴滴,卫铁难掩激动与兴奋,讲述幕后的故事时,他提得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拍这样一个片子,我觉得挺骄傲的。”

坐高鐵诞生的灵感

卫铁是湖北人。有一天,他坐高铁时,突然意识到自己仅用4个小时就可以从北京回到家乡,—下子觉得属于个人的空间在这个时代里被扩展了,“我们需要走出自己的心门之外,看一看中国的壮美山河和崭新变化。”而这也是他创作《厉害了,我的国》的动力,“我希望这部影片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天地之间的美好变迁,认识奋斗创新的中国人民,认识伟大的中国。”

该片果然没有让卫铁失望:据中国电影票房吧的数据,截止到3月1O日,上映仅9天的《厉害了,我的国》累计票房达两个亿,刷新了国产纪录电影的票房纪录。有观众看片后激动地留言道:“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

展现国家的变化

卫铁过去拍过一些电影,包括纪录片。他说:“之前几部作品,都跟故乡有关,我其实是用镜头梳理自己的乡情。这部电影格局视野要大得多,它是展现国家的变化,同时要把习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在里面融合。但是我很清楚,最重要的是抓住人,人是有魅力的,还要把这些人的所思所想展示出来,这些一线人的状态,不是感性的展示,而是一种理性克制的展现。对自然环境的展示,也是精心为观众准备的,不能全程都是快节奏的‘建设,也有舒缓的段落,我国环保确实有这样的巨大的成绩,习总书记说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卫铁在采访中也强调,电影要“让人物贴近群众,让观众直观地听到人物本身在诉说他的经历、他的情感,让片中人物和观众建立直接的交流”。这些对作品的精心创作,让这部电影不仅是把众多辉煌成就呈现给观众,更是把成就背后的故事和时代背景娓娓道来,直击人心。

“众筹”得来的画面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这部影片中有些画面格式和质感明显有所差别,为何会插入这样的画面?卫铁透露:“有些画面是‘众筹来的,采用的就是基层群众自己拍摄的画面。这些情景真实而动人,虽然清晰度有些缺失,但格外鲜活,观众仿佛可以直接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为了这些画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2017年9月就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身边的发展变化,讲述百姓眼中的中国故事。这样,普通百姓也能成为影片的导演。与此同时,节目组采取了百姓自拍和剧组拍摄同步推进的“众筹拍摄”创新手段。

卫铁介绍,从筹备到成片,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用了一年的时间,“事实证明,我们的团队非常优秀,都是人才;剪辑团队分组轮流工作,有时一天仅睡3个小时,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让人物自己来表达

然而,海量的素材如何立于银幕之上也成为一个挑战,最终,导演组决定以“人”来呈现。可以说,“人”的精神是贯穿《厉害了,我的国》的最重要的“灵魂”。卫铁说:“无私而进取的中国劳动者们在以默默奉献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力量,他们平凡而可爱,让这部影片变得精彩。”

于是,在《厉害了,我的国》中,可以看到这些“厉害”的中国人——“天眼之父”南仁东、港珠澳大桥岛隧总工程师林鸣、中建利比亚分公司总经理张作合、西藏扶贫女干部德吉央宗……卫铁表示,为了让这些鲜活的个体在银幕上生动起来,撰稿时导演组尽量不用旁白,而是点到为止,让人物自己来表达,“这样,观众会与这些人物产生情感上的直接交流,感受到他们仿佛就是邻家的熟人,普普通通,但又别具光彩,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而这样的呈现方式则让观众赞叹惊呼,并发自内心地感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更是奋斗出来的。

担任本片声音指导的王丹戎曾与陈凯歌、冯小刚等导演合作过多部大片,经验丰富,在这部影片的声音处理上,他也遇到挑战。王丹戎透露,有些原始声音素材的质量不甚理想,话筒距离远、现场环境嘈杂,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降噪、频率补偿等技术处理,一字一句地进行“打磨”,让声音趋于完美。

每一帧画面都经过专家把关

为了影片的上映,导演组还反复斟酌,请来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舒楠等专家来协调每一组镜头、每一帧画面,以用影像定格属于中国的每一个辉煌瞬间,展现大国风采与蒸蒸日上的新时代图景,让每一个中国人看到后都会感到自豪和骄傲。

观众们已经开始期盼“续集”,对此,卫铁笑言自己“压力山大”。但他表示,无论是否再拍续集,自己的创作准则是不变的,“影视人的艺术理念、艺术手法都要与时俱进,同时要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为行业本身提供优良的精神文化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找到准确的创作方向,为时代而作,为人民而作。”

“一个‘厉害了的国,归功于无数‘厉害了的普通人”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卫铁表示,《厉害了,我的国》最想关注和表达的,是辉煌成就背后的普通劳动者,因为一个“厉害了”的国,绝对不是凭空出现的,要归功于无数“厉害了”的普通劳动者,这是他们艰苦奋斗的结果。

“1100小时的素材,团队每个人至少都看过一遍”

记者:去年9月,6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在央视播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热议。这个题材最初就定好是电视、电影双管齐下的,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拍摄情况,是影视双方各自提供脚本,然后到全国各地拍摄吗?

卫铁: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具体的规划,比如涉及到的各行各业,要有最具代表性的,具有辉煌成就的,尤其是这5年来取的成就,我们都要做一个了解。所以无论开始的案头工作还是后面的拍摄,工作量都是特别大的。

这次是央视和中影联手,各自拿出最优秀的团队,各自配置资源,是既分工又联合的关系。包括做电影的时候,电视片那边的制片人、总导演都参与了讨论和协调工作,所以才能保证影片有这么高的质量。

记者:电视片《辉煌中国》共分为“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共享小康”“绿色家园”等6集,每集50分钟,总共300分钟,要把这么多的内容浓缩到一部90分钟的电影当中,如何进行素材的筛选或者精简?

卫铁:应该这么说,从合作之初双方就明确了各自的方向,电影不是对电视片的精简,而是再创造、再创新,我们从精神理念到创作手法,再到技术手段,三位一体地全部作了再创造、再创新。

比如说,去年秋天十九大召开,我们就把十九大的精神融会贯通在全片,在核心理论上、主题立意上都作了创新,总书记的很多重大论断都在片中得到了体现。

在艺术创作上,我们把很多幕后人物放到前面来,展现人物本身的魅力,突出人物的言语和行动的力量。在技术层面上,我们把标清画面、受损画面提升到了更适合在大银幕上呈现的高清画面,把声音做了有层次的设计,都是为了在电影院里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感受。

记者:据悉整个拍摄过程动用了8个摄制组,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请问电影后期的工作强度如何?

卫铁:这么说,1100个小时的素材,我们团队每个人至少都看过.遍,这还不包括后面大量的新闻画面、行业画面、为了电影补拍的画面,以及从“厉害了,我的国”主题征集活动中征集而来的大量画面。我们征集到很多普通劳动者的画面,比如一个阿姨骑着电动车,后面驮着一筐菜,我觉得这些劳动者的面孔是最美的。

“我最想表达的是对普通人的关注”

记者:记得去年国庆节期间,很多城市策划打出“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的灯光秀。是否从那时就确定了现在电影版的片名?一部主旋律国情大片,使用这样一个流行的、网络化的片名,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卫铁:是的,那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电影片名。用这个片名,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么多辉煌的成就,实际上是全民一起创造的,是你的邻居、你的亲友,是街上那些跟你擦肩而过的人-起创造的。只不过我们都有自己专业的边界,都有个人生活的轨道,你可能没看到这些人而已,这是你的国,是我的国,是我们大家的国。如果你愿意抬起头来,你会发现,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前仆后继地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劳动,然后有了今天的成就,这些成就转化成通俗的语言,那就是“厉害了”。用这样一个片名,在表达上、在传播上,都更直观,更有效。

如果再往深里想—下我们还可以说,一个“厉害了”的国绝对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千千万万劳动者艰苦奋斗的结果,要归功于无数“厉害了”的普通劳动者。

记者:您拍过纪录片《长江上的人》,也拍过故事片,是否有了这两方面的经验,会让导演更加善于讲故事,更能抓住人物?

卫铁:纪录片的训练,对一个导演来说特别有帮助。一个合格的导演应该既会拍纪录片,又会拍故事片,当然不是每个导演都有这样的趣味。对我个人来说,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我最想要表达的都是对普通人的关注。

我觉得普通人身上有种魅力。比如《长江上的人》里,无论是卖菜的农民还是在江边成长的少年,他们都是有美感、有魅力的。在拍《厉害了,我的国》的时候,大家也有一个创作上的共识,就是关注这些伟大成绩后面的普通人,因为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各自努力,才最终做出了这些伟大成绩,这是我在创作上_直坚持的理念。

记者:《厉害了,我的国>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洛措,一位25岁的西藏乡村干部,她在镜头前掉了眼泪,说,“我就觉得自己(还没结婚)都当妈妈了,因为他们自己不操心的事情,我常常需要替他们操心。”这是这部片子非常感人的地方。

卫铁:因为人物自身的情感流露是最饱满、最有价值的,我们要让人物自己说话,说他的经历、他的情感,和观众建立直接的交流。洛措在当地做了大量工作,对一百六十多户贫困户都了如指掌,她还曾经因为天天看统计数据,有段时间眼睛都看不清了。正因为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她才有感而发,也只有这种非常普通的、朴素的感情,是观众能够接受、能够被打动的。

“尤其希望能对年轻观众有所启示”

记者:您现在收到比较多的关于这部影片的反馈是什么?

卫铁:很多朋友跟我说,他们会带着孩子、带着父母进电影院,这是特别让我高兴的。因为这些成绩是我们所有国民一起努力取得的,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都来分享。

就我个人来说,我尤其希望这部影片能对年轻观众有所启示,有所鼓舞。希望他们能从网络的小屏幕上抬起头来,眼光超越专业的、个人的界限,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各行各業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认识到很多普通人正在为你舒适便捷的生活提供支撑,然后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也许这样,他们愿意承担的社会责任会更多一些,对现实的抱怨、沮丧也会更少一些。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看完影片之后说了一句,“我知道我现在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了”,这让我挺欣慰的。

一部好的纪录片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可能今天还看不出来,而是在未来的五年、十年爆发,对此我非常期待。

记者:《厉害了,我的国》已经创下内地纪录片票房的最高纪录,也让大家记住了卫铁的名字。这次拍摄对您个人的职业生涯会有怎样的意义?

卫铁:说到票房,我觉得这要归功于全国人民的捧场。我个人很尊重、也挺喜欢《二十二》这部作品的,这是一部关系到民族情感的好片子。

至于《厉害了,我的国》对我个人的意义,或者说给我个人带来的市场效益,我不是特别在乎这个。从工作角度,我已经开始投入下一部片子的创作了,这是一部剧情片,之前已经准备了两三年了。从时代角度,我已经看到这么多人在努力前进,也看到时代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我们要弄明白为何创作、想要传递什么样的时代精神、讲什么样的以及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我当然也要往前走,希望拍出更有趣、更好看、更有意义的电影来。

猜你喜欢

纪录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8部作品入选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纪录片要有精气神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马莉 独立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