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荤油拌饭

2018-08-28侯艳杰TextbyHouYanjie

今日辽宁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酱葱花表哥

◎文/侯艳杰 Text by Hou Yanjie

小时候钟情一种美味,和我一样年纪的人,想必曾经也都吃过,那就是荤油拌饭。那些有关的记忆总是凛冽地占据童年的舌尖,无数的幸福在唇齿间风起云涌,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念念不忘。

小时候,乡下生活困难,人们肚里几乎没什么油水。1979年我出生以后,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光是能填饱肚子这一项就比父辈们不知强了多少,谁还敢奢望大鱼大肉呢。至于糖和水果,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春天上树撸榆钱儿、挖野菜,夏天满野地扒麻果籽、河沟里抓蛤蟆,秋天摘黑天天(龙葵果)、高粱地打乌米,冬天去河里凿冰吃、啃冻豆包,是我们生长在农村的这一代人童年无一例外的经历。过年杀猪不是家家都能办到的,过年时买几斤肉,再买点猪板油耗点荤油就成了一年中最 “解馋”的念想了。因此,妈耗荤油的日子就成了家里的大事。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妈耗油了。我们郑重其事地搬个小板凳,坐在锅台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妈扎上洗得发白的围裙,拿起菜刀在水缸上反复蹭几遍,然后把猪板油或肥肉洗净切成块,铁锅烧热后,将肉块放在锅里炒。火不能太大,软的玉米叶烧火最好,否则肉容易糊。肥肉在锅里遇热,噼里啪啦地跳着舞,一点点融化变小,油就一点点浸出来,油香挤出门缝飘出好远。等到肉变得焦红就可以捞出来了,我们管它叫油滋啦。做好的油滋啦香香脆脆,忙不迭地拿起一块吞进嘴里,舌头、上牙膛烫起泡了也顾不得了。油滋啦蘸点精盐或白糖,用油渍麻花的小手送进嘴里,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道。那时候,猪都是笨养散养的,所以猪肉特别好吃。把油滋啦剁碎,和酸菜或白菜放在一起做馅,或者烙油滋啦饼,对我们来说,不次于饕餮大餐。荤油熬好后,封进坛子里,凉了以后就凝固成乳白色的膏状。包素馅饺子加点荤油,香喷喷的,捣点蒜泥,再倒上一勺酱缸咸菜水做蘸料,光是听听就觉得食指大动。

盛上一碗冒着热气的高粱米饭,挖一小勺荤油,油遇热就会慢慢地和饭融为一体,高粱米饭立刻亮汪起来,再放点葱花和酱油,当然酱油也很奢侈的,一般只能用大酱代替。

大米是细粮,平时是舍不得吃的。爸年轻时胃不好,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妈把细粮都紧着他吃。我们平时吃的都是高粱米饭、苞米面大饼子。盛上一碗冒着热气的高粱米饭,挖一小勺荤油,油遇热就会慢慢地和饭融为一体,高粱米饭立刻亮汪起来,再放点葱花和酱油,当然酱油也很奢侈的,一般只能用大酱代替。那诱人的光泽,那沁人心脾的浓烈香味,馋死人不偿命。急三火四扒拉一大口进嘴里,这香气顺着喉咙一路下滑,胃随之激动起来,一顿荤油拌饭能把个五脏六腑安抚得妥帖舒畅。

上学时,离家远的同学都带饭盒。冬天的时候,除了土豆白菜萝卜,根本没有什么别的菜可以吃。偶尔有同学带点荤油拌饭,会招惹来很多羡慕嫉妒的口水。饭盒里装满米饭,切点葱花、辣椒面,放点酱油和荤油,中午放在炉子上一热,香味拼命地往鼻孔里钻,哪还有心思听课啊,恨不得飞回家去也狼吞虎咽地造上一大碗。

不过,荤油拌饭也不是想吃就可以吃的,多数是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得到格外的照顾。记得小时候感冒高烧,病得头不抬眼不睁,妈总是眼泪汪汪地从荤油坛子里挖出一勺荤油给我拌大米饭或是做白面疙瘩汤,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得满头大汗,她紧锁的眉头才会舒展,脸上才略有笑意。不知为何,那是小时候最好的灵丹妙药,一吃下去病就好了一多半,要是再来一瓶糖水罐头,麻溜就痊愈了。有时候跟孩子们说起,孩子们说治啥病那么灵验,我哈哈一笑,啥病,馋病呗。

我们也会趁爸妈不在家,偷偷地吃,尽管每次我们都只挖一小匙,尽管每次都告诫自己下不为例,可是每次都架不住肚子里的馋虫作祟。因此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跟爸抱怨,这荤油也没舍得吃呀,咋明显见少呢,直到后来发现了我们的秘密,妈就把荤油换了地方藏起来。我们自然是不甘心,挖地三尺也要想办法找到。实在没有荤油,退而求其次,酱油拌饭也是极好的,如果连酱油也没有,大酱葱花拌饭也可以的。

如今,荤油因为脂肪含量高,被绝大多数的家庭封杀,但是那些记忆却定格在我们这代人生命的册页里,成为我们对孩子们不厌其烦重复的追忆和怀念。

二舅家有四个表姐、一个表哥,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表哥“吃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加上二舅是晚婚,三十多岁才生的表哥,家里自然更是众星捧月般地呵护表哥了。姥姥柳条筐里的“好嚼裹”全可着他不算,因为他爱吃荤油拌饭,家里的荤油成了他的专属,至于表姐们,那几个“丫头片子”只有眼巴巴瞅着的份。由于荤油吃多了比较腻,没有节制的表哥吃伤了,直到现在都是提荤油“色”变。

荤油是小时候最好、最解馋的食品了。不仅可以拌饭,还可以做汤。碗里放一勺荤油,一勺酱油,一点葱花,一点盐,浇上热水,就是一大碗热气腾腾、美味无敌的汤,葱花和油花漂浮在上面,酱油的颜色充满了诱惑。喝一口,闭上眼,吧嗒吧嗒滋味,余味悠长啊。要是再有点香菜和香油,更是欲罢不能了。就是做苞米面疙瘩汤放上一勺荤油,也是超级享受。东北风沙大,气候也干燥,我们小时候,嘴唇经常裂口出血,这时妈就会将荤油涂在我们的嘴唇上,伤口一软,就不至于那么疼了,很快就会愈合。

林清玄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那种幸福和满足只有曾经经历过的人才会体会吧。

荤油拌饭的香从童年缭绕到少年,不知不觉间,日子渐渐好起来了,细粮、肉蛋不再遥远。记得我怀孕那年,孕吐厉害,尤其吃不得荤油。妈做菜的时候偷偷放了一点,我整整吐了一晚上。妈就摇摇头,叹口气,小时候,你们可是最爱吃荤油的呀!我苦笑一声,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些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饭不仅仅是吃饱吃好的问题,还要讲究营养和搭配。鸡鸭鱼肉早已经飞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想吃什么都不是问题了,问题是面对冰箱里眼花缭乱的食物,竟然想不出要吃什么。国庆节,在北京上班的小姑子回家和老公聊天,望着一桌子的菜,有鱼有肉有海鲜,孩子们挑挑捡捡,一口肥肉都不入口。老公感慨地说,啥叫幸福,这就叫幸福,看咱小时候吃啥住啥穿啥,再看看现在吃啥住啥穿啥。小时候一碗荤油拌饭都馋得哭叽的,还有啥不知足的……

如今,荤油因为脂肪含量高,被绝大多数的家庭封杀,但是那些记忆却定格在我们这代人生命的册页里,成为我们对孩子们不厌其烦重复的追忆和怀念。那浓得化不开的味道总是盘旋在脑海里,回想起来,有一种简单的快乐和知足在心里面流淌。一碗荤油拌饭,见证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见证了生活越来越好,让我们学会珍惜。

猜你喜欢

大酱葱花表哥
葱花
“葱花头”诞生记
表哥来了(1)
表哥来了(2)
青蛙表哥
一碗葱花面
如何切出细碎的葱花儿
大酱情怀
一本书的教训
在伦敦唱歌,在墨尔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