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天舒:与辽瓷共舞

2018-08-28吴限孙海TextbyWuXianPhotobySunHai

今日辽宁 2018年3期
关键词:瓷器产业园辽宁省

◎文/吴限 图/孙海 Text by Wu Xian;Photo by Sun Hai

她是80后艺术家,痴迷陶瓷艺术,研究生毕业后立志将辽瓷艺术发扬光大;她在沈阳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以辽瓷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作品,在辽宁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将辽瓷的推广和传承作为自己毕生的梦想;她代表着辽宁陶瓷艺术的有序传承和发展。

灵动的时光里静看古老的瓷器在她手中千年流传,纤手揉泥,巧手画瓷,一颦一笑,风采自存。她就是一名用泥巴传承辽瓷非遗文化的女子—孙天舒。因为无意中融入了独具特色的辽瓷艺术世界,80后艺术家孙天舒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等待新一代陶瓷制作者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瓷器是这个故乡里最入骨的乡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陶器无疑是一项最重要的发明,从茹毛饮血,到煮熟炖烂,陶器在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进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世界各地都不曾从陶器跨越到瓷器,唯有在中国,创造了瓷器。瓷器让人类的生活比陶器时代更文明,也更精彩。有人说,china,即是由“契丹”演变而来,如此说来,契丹民族创造的辽瓷文化构建了华夏文明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骄傲之一。然而,多少年来,我们不仅在世俗生活中忽略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辽瓷文化,致使辽宁生产瓷器的质量落后于全国;而且还在文化与考古事业中忽略了曾经创造了伟大文明的辽文化,暗淡甚至割裂了辽文化的根脉。

揉泥

修泥坯

揉泥

修坯体

今天,从辽墓里出土的每一件残器或残片,都闪烁着辽文化最原始的美不胜收的光华,只有从这些残片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土与火的神奇,釉与彩的绝伦,工艺与纹饰的超妙;每一片古瓷,都能让我们领略一次生命诞生的过程,博大与渺小,永恒与短暂,沉寂与升华,竟然是那么和谐自然地融会在一起。它比我们抚摸拍卖场上或是收藏家里的官窑完整器,更能真实地感知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体味我们先民的生命。

然而,时光已经过去一千多年,辽瓷的光辉淹没在荒烟蔓草之中,或风化殆尽,或难以寻找,辽瓷的制作技艺也因此失传。曾经辉煌的辽瓷究竟是怎样的?揭开这个谜团的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辽瓷研制第一人关宝琮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他的研究和完美呈现让辽瓷重见天日,从而为辽瓷这种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内涵与生命。他从艺术、历史、技术的角度研究辽瓷,包括器型、由来、历史发展、烧成工艺等,是科学、艺术和历史的完美结合。毕生精力献给辽瓷艺术的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建立一个辽瓷创作基地,培养出辽瓷的传承人,将辽瓷艺术发扬光大。曾经辉煌的辽瓷历经沧桑,正在等待着在新一代陶瓷制作者手中复兴、发扬。

为了一份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重任落到了1988年出生的孙天舒头上。

在人生中最灿烂美好的年纪,孙天舒放弃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关上门,挽起长发,系上围裙,坐上“冷板凳”,毅然选择了“与辽瓷共舞”。

从小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于沈阳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陶瓷方向硕士毕业后,孙天舒被具有北方历史底蕴的辽瓷文化所吸引,怀揣着传承和发扬辽瓷文化的理想与抱负,不断研究与创新辽瓷新品,积极参加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品比赛。跨越千年历史尘埃,她成为与古老豪迈的辽文明对话的人。虽然从事陶艺创作时间不长,但是凭借聪慧的天分和极高的悟性,加上刻苦的努力,让她在20多岁时便获得了数个国家级大奖。这段成长的时间里,孙天舒也获得了多项荣誉。

对于年纪轻轻就走上创业道路的孙天舒来说,能成为83岁高龄的关宝琮先生的门下弟子,成为辽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她人生历程中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始,更是一个庄重的承诺,这种承诺会成为一种鞭策的力量和行为的标尺,照亮她今后行进途中的每一个脚印。

辽瓷传承人孙天舒进行刻剔

进行拉坯

“很多人说我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的确,与泥料为伴的日日夜夜中,我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冬日寒冷刺骨,我的双手每日都与冰凉的泥水为伴,渐渐生出了冻疮。每次洗掉那层泥浆,都疼得我几欲落泪。很多人劝我放弃,但我认为辽瓷已经有着上百年的断代期,如果大家都选择了安稳,那么谁去发展和传承辽文化?”

“我之所以从事仿辽瓷器的研究和制作,就是要用我的微薄之力扭转辽宁省长期以来没有精美陶瓷实用工艺品的现状,宣传和发扬辽文化,将这种最具辽宁文化符号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不让优秀的辽文化遗失,我有责任以辽瓷为纽带,将辽文化的这种美和精髓呈现给更多的人。” 弘扬是最有效的传承,传承是真诚的敬仰。从孙天舒的言语中,我窥见了这个不平凡的年轻人的锐意进取和责任担当。

曾历沧桑 今待复兴

为了更好地传承、推广辽瓷文化,在关宝琮和孙天舒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完全以孙天舒个人投资建立的拥有全套陶瓷创作所需设备、硬件以及配套设置一应俱全的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沈阳浑南区古城子落成。它的落成对抢救、挖掘、恢复、推广辽文化和辽瓷技艺,打造辽沈地域特色名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产业园已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同时被评为非遗传习基地。

几年来,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辽瓷研制第一人关宝琮,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张秉田,国家一级美术师赵永峰等专家的传授与指导下,以及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不断研究、实践和总结,不仅1∶1恢复出了部分辽瓷作品,更研制开发出了一批辽瓷精品,走出了一条挽救、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模式,既为辽瓷开发了巨大的市场,又继承和宣扬了辽文化。

站在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里,我的思绪里尽是契丹这个民族的符号,这些符号是断续的,总是连贯不起来。那个时代毕竟离我们太远了,一千年,元、明、清都成了过程,一个空白的过程。这个空白要靠我辈来填补,委实太过于艰难,太过于责任重大。

孙天舒说,辽瓷文化的发展,正踏在中国2000多年文化复兴的起跑线上,上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为扶持,下有大批以发扬辽瓷文化为己任的大国工匠。“辽瓷文化的复兴,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文化承载者都要明白,一种文化的兴起和辉煌,不是靠着几个人短时间内轻轻松松实现的;作为辽宁人,我愿意承载前人的智慧与泪水,做辽瓷技艺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砥砺前行,实现辽瓷的复兴。让辽瓷文化越走越远,名声越叫越响。”

在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辽瓷深厚的历史,还有辽瓷璀璨的未来。

辽瓷三宝(皮囊壶,凤首瓶,葫芦瓶)

孙天舒与辽瓷大师对作品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瓷器产业园辽宁省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