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陶的荣光

2018-08-28杨竞TextbyYangJing

今日辽宁 2018年3期
关键词:辰光海蜇营口

◎文/杨竞 Text by Yang Jing

在一个阳光和心情一样好的日子里,我见到了高大、短发,男孩子性格的陶思晴,她管坐在她面前的爸爸陶国丰叫“老陶”。问她为什么管她爸爸叫老陶?陶思晴笑着说,她自己都35岁了,管爸爸叫老爸,怕把他叫老了。

30多年只做一件事

陶思晴说,她敬佩老陶,敬佩老陶30多年只做一件事,把海蜇加工当成科研项目去做,最牛的是老陶把海蜇加工厂开到了美国。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营口海蜇肉质饱满,营养丰富

陶思晴说,老陶喜欢海,在她很小的时候老陶就带她到家门口海边上,一边看海,一边跟她讲关于海的故事,教她背描写大海的诗句,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老陶告诉她,考古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的航海业和航海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捞海蜇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陶国丰1955年出生于辽宁盖县,1974年当知识青年下乡,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专业,1982年毕业以后在农机研究所任职。1984年承接省级科研项目“海蜇的捕捞加工机械化开发研究”后,他步入海蜇加工行业,并一发不可收拾。1992年山东莱州湾海蜇大丰收时,老陶决定下海经商,并在莱州建立了海蜇加工厂,专门从事海蜇捕捞加工。

老陶清瘦、儒雅,说话不紧不慢,不像商人,更像一个文人。陶萄(老陶称女儿陶思晴为陶萄)说,老陶将人生比作大海,经常跟她说,大海利万物而不争,趋低洼而不怨,纳污垢而不嫌,大海不仅以慈母般的胸襟养育了水族世界的芸芸众生,还以巨人般的臂膀托起了海面上的百舸争流,把无尽的空间和资源默默地奉献给人类。至善无私是大海的品格,也是海洋文化的底蕴。

陶萄说,老陶喜欢海蜇,见到海蜇就兴奋,不光是在中国,在美国也一样,在美国加工厂见到海蜇时他的眼睛里直发亮光。

不善言语的老陶,说起海蜇却滔滔不绝。老陶介绍,海蜇是海洋水族世界一个分子,俗称为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等,属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呈半球状。海蜇为八大海珍之一,富含胶原蛋白,多种微量元素,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具有降三高,促代谢,清肠胃,净机体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海蜇能“化坚散结,行淤化积,清热解毒”,可以说是食药兼优的膳食佳品。

陶萄说,老陶是把海蜇加工当事业去做,从1992年创业到2001年从山东回到营口家乡建立辰光水产有限公司,全国跟老陶同一时期做海蜇生产加工的人,大多数转行去做房地产或去干别的更赚钱的生意了。而老陶30年来一直在海蜇加工行业坚守,不离不弃。其实,老陶是有机会干别的行业去赚大钱的,可是,老陶坚持与大海相守,与海蜇相守。

让海蜇成为营口的名片

陶萄说,比起追求财富,老陶和她更希望把海蜇加工工艺做大做强,让海蜇成为营口的一张名片。

老陶的辰光水产有限公司离营口北海新区不远,辽宁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就坐落在这里,老陶经常带家里人来海洋公园里看海。

老陶是一个有趣的人,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屋顶文化”。他在两千平方米的办公楼楼顶种花、种草、种蔬菜、种果树、养鸡、养鸭,建游泳池,站在楼顶上看着那红花绿叶,仿佛走进了庭院花园。老陶说,我们国家的楼房屋顶都种上蔬菜水果就好了,还能降低顶楼的室温,节能又环保。

辰光水产的海蜇产品在“鲅马大道”展示 摄影:刘舒

晨光水产的屋顶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游泳池在夏天看起来格外清凉

老陶虽然是理工男,但喜欢文学,喜欢历史,更喜欢体育,打篮球他是高手。老陶8岁的外孙也是个体育迷,但他不打篮球,打冰球,别看年纪小,他已经是辽宁雷奥闪电冰球队的队长了,还在2018年的亚洲青少年冰球联赛上获得了亚军。为了支持外孙打冰球,老陶的辰光水产还曾赞助第十三届辽宁省运动会冰球比赛。

陶萄说,她随老陶,也喜欢体育,9岁进了盖州体校学排球,16岁进了辽宁省田径队。父女俩身上那股开放、开拓、创新和进取的精神,大概源自于此。

辰光水产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海蜇加工技术。老陶一手改良了美国先进的渔业机械生产设备,海蜇由大西洋专业船队捕捞上岸后直接由真空泵抽出,送入生产作业线进行头、皮分离,多环节立体冲洗后,使用美国最高食品级的盐矾处理,整齐地码放进叠层式自动周转海蜇箱,低温储藏24小时后,完成三矾工艺装桶,实现了海蜇在加工流水线上全程不落地。

参观过老陶的加工厂,看到一箱箱加工好准备出口的海蜇皮,都为那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整洁的包装赞叹!

老陶不仅让他的海蜇走出国门,远销北美、欧盟,日韩等国家,也让女儿走出国门,2002年他把已经考上北京服装学院的陶思晴送到加拿大,陶萄不负期望考入加拿大顶尖公立学院之一的CONESTOGA商学院。

营口海蜇的“辰光”

学成后,陶萄选择回国,和老陶一起开拓海蜇加工产业, 2011年陶萄学以致用,促成辰光水产参与到开发美国大西洋海蜇JELLYBALL的深加工及进出口贸易当中。陶萄说,人家都说“上阵父子兵”,他们是“上阵父女兵”。她和老陶虽是父女但分工明确,她负责海蜇的海外业务,老陶负责海蜇的加工生产。能把辰光水产做成了加拿大东部最大的海蜇供应商,陶萄觉得很自豪。

老陶与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即食海蜇科研专项小组,成功研发了开袋即食的海蜇加工工艺,并完成了产品的全方位检测。结果显示,辰光即食类海蜇产品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产品标准最高,加工技术最先进,品质最精湛的,市场反馈也表明,辰光生产的即食海蜇在同类产品中品质卓越。

大海是风雨的故乡,也是营口人的故乡。老陶说,“靠海吃海”的海洋文明滋养着营口人。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在这里生长的海蜇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域,气候,日照,雨水,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营口海蜇肉质饱满,营养丰富。

刚浇过水的蔬菜们,绿油油水汪汪,透着新鲜

看这整齐的豆角架,就知道园子的主人是个务农的行家

营口是全国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出口海蜇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60%。历史上早就有营口人加工海蜇的记载,因为用营口工艺制成的海蜇,不但品质好,而且入味清甜,爽脆可口,于是迅速被中国沿海地带竞相学习。营口沿海的渔民也因捕捞和加工海蜇闻名于世。

在营口像老陶和陶萄父女一样从事海蜇加工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在全行业不断创新,努力发展的几十年里,“营口海蜇”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十大渔业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营口市鲅鱼圈区获批省级海蜇出口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海蜇质量安全示范区,并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审。

目前,营口市海蜇加工企业拥有自主品牌20多个,2017年,营口市海蜇加工量达9万吨,海蜇出口量2774吨,出口额近2千万美元,营口生产的海蜇被销往世界各地,许多营口人也因为海蜇而走出了家门,走向世界各地。

猜你喜欢

辰光海蜇营口
晨雾浓浓
海蜇(zhé)
旧辰光
教你区分真假海蜇丝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真海蜇撕扯更易断裂
王辰光作品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
营口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海蜇糖蛋白及其糖肽的体外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