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8-08-27李永昌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德育

李永昌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城镇化进程中衍生出的一个特殊群体,然而随着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不断发生,致使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在这其中,关注的核心仍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的留守儿童都正值在学校受教育的年级,心智等各方面还不健全,如果在这时没有积极向上的引导,那么自控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偏离正轨,造成未来的社会问题,所以,为了使农村留守儿童较好地进行学业、培养良好的品格、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断努力。本文将简述几个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德育

留守儿童作为学生中的特殊人群,在生活上、情感上存在缺失,如果教师在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处理欠缺,那么不但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会造成深刻的负面影响,所以,一线教师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生活中,提高其学习的质量,并且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提高留守儿童的自律品质,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一、转变观念,建立育人环境

传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单纯的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有些甚至是不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一些原本对学生很重要的东西被忽略,“育人氛围”就是被忽略的部分之一,事实证明,好的环境、优秀的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学业成绩,养成良好品质。所以,对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师更应当注重氛围的形成,因为良好的育人氛围,不僅能够弥补恶劣环境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跟教师之间的亲密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联合学校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在较好的校园硬件、软件设备中感受学校的美好,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质量提升;班主任也应当适时地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校的育人环境进行改造,以便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班主任还可以向农村留守儿童询问意见,根据学生的想法适当地进行校园设施的改进或课堂氛围,使农村留守儿童有“校园小主人”的感觉,有“家”的感觉,从内心与教师亲近,弥补感情空缺,进而促进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品德的引导。

二、关注学业,提高学习质量

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的积极引导,并不是说可以放纵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而是应当在引导农村留守儿童高尚品德的同时,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质量,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另一方面进行学业的督促,但是班主任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的时候,不能盲目地进行,而是应当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学习时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自制力较强的学生,并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听课质量好,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第二种,自制力一般,上课效率也一般,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完成质量一般;第三种,自制力差,听课效率差,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针对三种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班主任应当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回归到正确的学习态度上,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第一种学生,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肯定,使学生保持下去;针对第二种学生,班主任应当联合科目教师一起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是因为教师教学听不懂,还是学生上课爱走神等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信心,从而降低错题率,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而对于第三类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摆正学习的态度,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之后再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德育学生,锻炼自律品质

教师的传统观念是将课本的知识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这样的观念与新课程改革并不相符,教师应当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注重学生的德育,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因为缺乏家庭关爱,所以对人际关系处理的方法技巧上存在欠缺,在班集体的生活之中自制力也就会相对较差一些,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但是单纯的思想道德说服教育,并不能改变根本,所以,应中国那句俗语:“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当明确自己的身份,做留守儿童的领路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律精神,真正使他们身心品德得到发展。

例如,在发生矛盾冲突时,班主任可以以积极引导为主,以消极的制止为辅,引导学生自主寻找正确的解决方式,从而锻炼自己的自律精神,培养美好品格;再如,班主任与留守儿童一起制定针对本班的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提高学生自觉准守的意识,从而降低校园问题的发生。只有建立学生的自律精神,才能真正地杜绝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发生,使农村留守儿童不再是经济快速发展下为社会造成的不良缺陷。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体现教师的人文精神,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业观,同时也体现教师为人师者的教育精神,总之,这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实现的目标,是需要我们不断注入热情,对教学教育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够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智黎.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司马懿茹.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4):64-69.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