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探究

2018-08-27谢占锦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互联网信息化

谢占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活动形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高校党建工作,要适应这种新情况、新变化,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党建工作,才能使党建工作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中得以不断地创新和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高校党建

科学技术像是催化剂一样催化着IT产业的各种产品,从手机的出现到2G网络的萌芽,再到3G网络的更新换代,直到现在4G网络的创新,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微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博客上也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IPTV使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产品,比如电子杂志、微视等,这些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体已经开始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也促使着大家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变化。而将网络新媒体背景之下的党建工作做好,则还需要人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网络信息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它具有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开放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到23.3%,高校中更是超过98%的在校学生会经常性地通过互联网搜索或查看信息。因此,一旦公开的信息发布于网络,就能迅速地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被各类网民所获知。这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其二,它具有传播速度的快捷性。网络信息发展的短短几十年,随着光纤通讯系统的发展,网络速度提高了几万倍,一根头发丝般粗细的光纤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就可以传递《华尔街日报》创办以来每期报纸的所有内容。其三,它具有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在网络传播中,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往都虚拟化了,都不存在身份和职业的差别,每个人都可以接收到网络信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终端上的每个人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也可以是信息评论员或新的信息发布者。其四,它具有传播形式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发布,不仅可以用文字表达,还可以用图像或影像等多种表达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吸引力。

二、高校党建工作实践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党建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当前日益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实现对党建信息资源的整合,对传统党务工作进行改造和提升,实现党组织工作理念和组织结构的更新,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搭建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对目前高校开展党建信息化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作为促进党员党性提升的必要途径。在高校,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高度认同感,但认识深度、理解思考和内化较少; 将理论研修、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历练、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的自觉性、践行度不高。有个别的教工和学生党员受功利主义、虚无主义影响,“慎独”的自觉性不高;通过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实践,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二是突破基层党建工作执行力和习惯性的矛盾。目前高校内普遍存在党建工作机制缺乏活力和执行力,工作机制、考核机制、 激励机制、督查机制之间不够协调; 同时党员队伍民主化管理和党内生活的科学化水平还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展, 有助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党建信息平台对磨炼党员党性、 增强师生党员主人翁意识的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党员事业发展和教书育人的主旋律。

三、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议

(一)树立“用信息、重党建”的观念。在传统党建工作认识领域,要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用信息、重党建”的观念。高校师生有知识、有思想,对社会变化敏感度高。因此,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采用师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容易深入人心。

(二)充分利用既有的校园平台,构建党员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全国高校无一例外都建立了通过教育科技网与互联网连接的校园局域网,而且已基本成为广大师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综合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党建工作完全可以以当前成熟的校园网为依托,搭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思想教育平台,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使广大师生更便捷地了解和参与高校党建工作。用这种师生易于接触和接受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既扩大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也保证了党和國家的思想文化在网络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新时期,通过网络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党的接班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队伍,这一举措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说过,掌握信息并控制网络的人,才可能支配整个世界。尽管网络时代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对于思想还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信息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信息与便捷,也容易让学生沉迷网络,随波逐流,最终失去理想与信念。

参考文献:

[1]罗清.信息化党建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141-143.

[2]刘伟.网络环境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4-6.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互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