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泛意识形态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现象研究

2018-08-27鲍昊喆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鲍昊喆

摘 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1]运用网络平台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高效开展的过程中,虽收效显著,却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泛意识形态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本文主要阐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泛意识形态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现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泛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泛意识形态化”现状

“泛意识形态化”是对于作为社会精神指南或支柱的意识形态所作出的泛化或过度化,亦即致使作为思想制度的意识形态化本身出现了某种夸大、膨胀和绝对化的特征和倾向,出现了由意识形态过渡到或者混同于非意识形态的现象和事实,甚至出现了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而在同一种意识形态内进行的分化、裂解、变型和在同一意识形态下实施的论战、冲突等。[2]虽已经形成以“中国大学生在线”为龙头,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支撑的网站格局,以网站联盟的形式构建了全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工作系统,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建设和运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部分高校在实际工作中仍未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存在过分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将意识形态上升到一种“神化”的地步,无疑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误区。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意识形态化”现状

“去意识形态化”是要淡化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地位,弱化其积极作用,导致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等问题。从高校看,主要体现在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大学生面临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较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着高度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网络时代,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文化优势,大力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既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也有主张改良并倡导民主和自由的民主社会主义,更有借歪曲、诋毁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虚化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等。

三、深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网络导向

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校园与网络紧密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校园网络文化。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本着丰富和提升大学公共生活的内涵与品质的目的,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德育主流。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确保网络安全;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把握正确导向,进而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高校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主动建设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是“专兼职”相结合,建立一支多層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专职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学生骨干队伍。二是“专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各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网络育人的理念,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具备优秀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从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网络自身特点发展的需要,解决部分大学生网上行为失范问题的需要。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引导大学生辩证认识和处理网络与人的活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方法,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过程全面评价信息网络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鹰,刘名菊.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356-360.

[2]刘志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6:15-19.

[3]易俊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6-8.

[4]夏红辉,王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27):132-134.

[5]谢振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23-26.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