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做法

2018-08-27张春玲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做法学困生初中数学

张春玲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可见新课程标准的设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新课程下仍存在大量的“学困生”,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觉黯淡,为了学生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爱和自立,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实现全面发展,达到新课程要求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我结合实际,尝试了一些做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做法

学困生需要被赏识激励转化。“情”能补拙是教育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教育修养。情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增长点,情是教师素养最高境界的体现,情是我们教育工作最坚实的后盾。在大力倡导公平教育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如何使“学困生”在接受数学新知的同时也享受到知识的阳光和学习的快乐,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从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数学教材看,心理素质教育伴随着每个章节、每个课时,甚至于各个练习之中。教材中的“试一试”、“想一想”、“读一读”、“联想”、“旁注”、“阅读材料”等,无不在进行各种心理暗示,也在提醒着我们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注意心理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会学、爱学、乐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渔”、“鱼”双收的目的。本文从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从关注学生心理,通过恰当的赏识和激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用心关注学生心理,用热情激发激情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如果教师在“情”上关注学生,親近学生,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育人的工作其实是引导学生情感世界的工作,如果我们注意在“情”这个细节中下“心”思,也许就找到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育的切入口。

现在的青少年是特殊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祖辈和父辈的呵护和关爱中,他们娇生惯养,害怕面对当前激烈的挑战和强烈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在情感上关爱他们,在情感上引导他们,在着眼未来的角度去引导他们。我们常常追求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同时也常常困惑于此。其实老师们只要在他们的心理上找到原因你就会发现,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都会有各自的原因,如果我们多双观察的眼睛,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自然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的情感是非常微妙的,常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只要我们能够在情感世界中和他们走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形成不可以战胜的力量,所以教师要对教育工作多付出热情。

(一)声情并茂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喜欢听故事,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我就利用这一点,结合教材适时讲数学史中一些小故事,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如讲勾股定理之前先介绍勾股故事,利用教材阅读教材中“华罗庚的故事”,“视数学为生命的陈景润”,“少年高斯的运算”等。还可以介绍我国中学生在国内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战绩,激起学生羡慕和仿效,激发学习情趣。

(二)乐在其中做游戏,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习惯还未真正形成,还较喜欢形象思维,因此实物、模型等教具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猜想、归纳,以至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对于三角形中位线概念的教学设计,有老师可能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也有的老师利用它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与联系引入,其实还可以借助学生动手实验引入。

二、用心赏识学生,在“渔”的乐趣中获“鱼”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在赏识中不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一)尝试成功,快乐学习。课本中的试一试、想一想、读一读等意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体会成功,觉得是自己学会的,自己是学生的主人,自己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一步一步地登上数学高峰,从而有成功感。在探索“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越大”这个问题时,难度较大,我并不要求每一名学生去做,我尝试让同学们自己去证明,结果同学们用很多方法进行了验证,超出了我的想象,有的用计算的方法进行不完全归纳,有的用列代数式证明的方法等,我把他们的方法及时进行点评,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讲八上教材P159练习题第3题时,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分小组实地测量看哪一组想出的方法好、方法多,结果得到方案有十几种,虽然有些方案有缺陷,但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同时产生了激励机制。在圆的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枝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学生能理解老师的爱心与期望,并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因此通过教师的热情、耐心、赏识和激励,一定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体验到被赏识的快乐,也就学会了赏识他人。使其真正走向数学世界,学到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从而提高其素质。

猜你喜欢

做法学困生初中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