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考试评价的几点思考

2018-08-27姚亚萍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

姚亚萍

摘 要:考试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借鉴国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及重视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加快我国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构建符合我国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评价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同样强调了,“双一流”建设对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对整体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的战略决策。要加快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就要注重考试评价,提出一流有效的考试评价方法。

一、我国现阶段考试评价制度

考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的考试评价,还普遍采取一次集中的期末考试,以这次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以分分人,以分分等,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集中复习应对这次考试,很多老师还具体划出重点,目的就是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这令平时重视学习的学生不满,但却受到平时不重视学习的学生欢迎。从检验学习效果来说,划重点的考试方式,不仅对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不公平,而且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如果就以这次考核的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划重点也意味着降低考核难度,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能力,严重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取向,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格来说,这种考试评价方式失去了考试评价的教育性功能,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国外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特點

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其学生评价改革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在考试形式方面,这些国家普遍都是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形式。所有课程结束时都要进行期末考试,大部分课程还要安排期中考试,在课程进行途中还会有各种小测验;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增加专业课的课程设计考核内容;而且考试会根据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课程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答辩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旨在了解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考试评价方面,国外普遍建立了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实行结构化成绩,采用分次累积的评价计分方法避免一次性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一般由平时的课堂表现、随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课程设计以及实践操作成绩构成,可根据教授课程的特点按比例计算成绩。教师可以参照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例如在研讨课上是否积极发言,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等;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反馈、学期论文、课程设计中所体现出的调研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按照比例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在考试反馈制度方面,考试结束后,教师既要评定学生的成绩,也要讨论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案例指出考生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且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辅导;在师生讨论过程中,如若学生是对某一问题是理解的,仅仅是表达方面的欠缺而使人产生误会,这种情况是可以更正分数的。这种做法有助于考试的反馈机制更好的发挥,而且有助于考试评价,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能力,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国外考试评价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高校的考试评价制度灵活、开放、创新、多元、注重实践,注重发挥个人特长,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我们就要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考试评价制度,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一流的考试评价方法。

(一)转变考试评价理念。考试评价,其本质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考试评价不只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测量,更是学习取向甚至是正能量价值观的导向。要转变现有为了评价而评价的考试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帮助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二)推行考试形式多样化。要推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考试方式,例如开卷、闭卷、答辩、课程设计、实践、撰写报告、论文等;要重视平时考核,有效的结合作业测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社会实践、课外阅读等多个阶段的考试;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研讨课、实践课、练习课等方式,一方面了巩固、丰富、完善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全程考核,强化了过程考核,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平时的学习过程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考核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

(三)构建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作为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和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构建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就要改变以往以一次集中的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传统做法。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要覆盖学生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素质等方面;考试成绩也应结合课程的特点,按照考核比例进行计算,着重加大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比重,鼓励学生个性展示,并对在创新、获奖、突出才能等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实行奖励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新时代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18(5).

[2]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8(6).

[3]借鉴国外高校考试模式实施创新课程考试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报,2009(10).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三本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制度严格 温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