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淇水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

2018-08-27杨芳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

杨芳

摘 要:“立足乡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近年来,我校依托深厚的淇水文化背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创新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涵盖诗歌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俗文化、名胜古迹五部分的校本课程体系。以淇水文化为根基,通过编写本教材使学生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淇水文化;校本课程;创新开发

淇河不仅是鹤壁人民的母亲河,更是一条史河、诗河、文化河。源远流长的淇水文化沉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更是鹤壁儿女寻根探源的精神家园。在淇水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初中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人文历史教育的开展要深挖淇水文化资源,从本土文化中探寻历史与人文命脉,将淇水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特色,在传承发扬淇水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一、深挖淇水文化特色,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淇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诗人赞叹吟咏,在《诗经》305篇作品中,就有39篇是關于淇水的,其中又有6篇直接涉及淇河。在《全唐诗》当中则有52首诗歌与淇水有关。深厚文化底蕴为淇水小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资源。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第一章即针对古代诗歌中的淇水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示,系统性带学生领略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淇水诗情。

在诗歌选择中以《诗经》中的《淇奥》为开篇,接下来是《氓》《竹竿》《泉水》三篇,其后根据历史年代推进,分别收录了唐、宋、明、清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淇水的诗歌。通过淇水诗歌文化的系统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诗词文化素养,领略淇水特有的诗情画意和历史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文化情操的同时,也有利于淇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体现出淇水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特色。

二、诠释淇水历史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注重发掘“淇水名人”和“淇水大事”两个重点环节,在“淇水名人”中收录了古第一忠臣比干、殷纣王、卫康叔、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中国古代第一军校创办人鬼谷子、中华儒商第一人子贡等淇水历史名人。通过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对淇水历史名人的认识,同时组织了以“如何正确评价殷纣王?”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淇水历史。

在“淇水大事”的历史事件编写中,则收录了武丁中兴、纣克东夷、纣王之治、白马之战、牟山斗争、石林会议等从古到今的历史大事,这些跨越千年的事件能够体现出淇水的历史变迁,同时还能使学生对淇水政治、历史、社会的发展有更直观、更生动的认识。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讨论,我校进一步组织了“讲历史小故事比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淇水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淇水历史、了解淇水发展变迁的积极性,充分发掘淇水历史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淇水社会文化的不同特色。

三、关注淇水民俗文化,领略不一样的区域民俗

淇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广为人知的有泥咕咕、石林剪纸、浚县石雕、舞龙、高跷、腰鼓舞、花船以及淇水特产。这些贴近民生、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被编写进校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对古老的淇水民族有更系统、更生动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淇水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学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民俗认知体系。譬如在石林剪纸一课教学中,学生被线条优美、内容丰富的剪纸作品所吸引,纷纷自己尝试制作剪纸作品,尤其是对剪纸作品内容的解读,更是进一步带领学生重温的《红楼梦》、《水浒传》、《鬼谷子》等精彩片段,形成了民俗艺术与历史文化、文学经典的有机融合。通过民俗文化的学习,我校进一步开展了“亲近家乡民俗文化”活动,带领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淇水民俗文化,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实践当中。

四、领略淇水名胜古迹,让乡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中

在我校淇水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有针对淇水名胜古迹的单元内容,其中收入了河朔胜景大伾山、鬼谷仙境云梦山、女娲修真处古灵山、流芳百世摘心台、飞檐凌空朝阳寺、北国漓江淇河风光等,这些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学生在领略这些风景名胜的同时,也认识了淇水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杰地灵的生态资源。淇水号称“北国漓江”,云梦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古灵山则是“封神榜”故事的发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让这些山水名胜更有韵味,吸引着四方游客来访,同时也让淇水文化走出鹤壁,走向全国。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淇水名胜古迹和人文历史,我校在校本课程基础上举办了“我来当一回小导游”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两种形式进行。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为游客介绍淇水特有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典故,其中还会融合一些自己的旅游见闻、所思所想等。通过校本课程和周边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学生热爱淇水文化、传承淇水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成效,促进了校本课程特色的不断提升。

淇河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于深度发掘淇水文化内涵,引领学生认识风采绰约的淇水文化,通过诗歌、历史人物及事件、民俗、名胜古迹等多重内容的整合,帮助学生更清晰、更系统、更完整的了解淇水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淇水的热情,着力打造淇水文化校本课程这一特色教育名片。

参考文献:

[1]王欢.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小学美术教学资源[J].中华少年,2016(9).

[2]王军霞.乡土文化走进小学课堂的思考[J].科普童话,2016(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