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感悟

2018-08-27刘玉英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差异数学

刘玉英

摘 要:在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生是息息相关的,而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他们从性格和智力水平上都有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话,那对于理解能力偏低、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讲势必有较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也很大程度地打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

一、班级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我从教的二十多年里,基本上都是教大班,在几十个学生中有的聪慧过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热情洋溢,生性好动,坐不住,有的沉默寡言,不合群。有的乐于助人,有的斤斤计较。

(二)教学方法不完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教学方法的不完善就是造成教学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教师在有了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因材施教是其中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因此在遵循因材施教理念的同时,教师就不能一味地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完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此来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二、因材施教原则

(一)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二)对待学困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杀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小学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实行分层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小学期间打了扎实的基础,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学习做良好的铺垫。因此关于学生的成长,新课标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重视起来,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脾气性格、智力水平都有充分的了解,并且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分层教育来实现因材施教。再者,在课堂的师生互动环节,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是综合性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不但锻炼了学习好的学生,让他们的优势得以发挥,而且对于其他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激励,而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就要找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并且在回答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提示,直到回答正确,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激励了学生,让学生有更深入学习的自信,以此分层教育,让各个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二)培养认识学生的真本领。完善学习评价。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是始终以学生为本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有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且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但是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要改革教学模式外,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要加以完善,以此来激励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完善评价体系,将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唯一标准。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有考试成绩,也可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以及日常的考试成绩和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作为一个学生的考核标准。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成长。

(三)尊重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教学中散发光芒。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并适时纠偏。其一,老师要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如果老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空不对称,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很容易摆脱老师的监控。其二,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必须在老师的监控之中,其行为表现实际上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模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哪一种行为的偏差都会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其三,鼓励和强制同样都是使其“乐知”的法宝,有的人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这类人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管理和监督的,即使是逼入知識的殿堂,终究会有尝到知识的美味那天,待那时自然就是“乐知者”了。其四,作为教师应彻底消除偏见,切不可厚此薄彼,因材施教的精神就是有教无类,人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教育。

总之,教无定法,毕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所以培养是有空间的。因材施教的根本是知人善教,各尽其才。是现阶段教学的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而做到分层教育,扬长避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小学差异数学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