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活”起来

2018-08-27胡波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胡波

摘 要:新课改要求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设计,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只有深刻变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改的企盼,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学之中,享有快乐才是学生的权利,课堂应该成为快乐的场所,课堂里有学生的欢唱笑语,这样课堂才能生动、活跃起来,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才能学好知识。大多数学课堂,学生索然无味,甚至有不少学生因为不快乐而有力于课堂学习之外!那么,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让它成为学生汲取数学知识的快乐场所呢?逼者认为只要把握以下几点,数学课堂一定会“活”起来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一、课堂教学走向平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意味着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教学相长”、情景中的技艺切磋,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师生只有在平等的过程中,才能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回应,相互营养,相互生成,只有平等,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因此,课堂上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心里相容,民主交往的良好氛围,要激活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时,我和学生做“出题联系”,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两个算式加起来,要能进行简便计算,再教师出题;第二层次为先教师出题,再学生出题;第三层次为学生与学生相互出题。这样,既体现出以学生为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引趣活跃数学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数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安排要用到数学,吃、穿、住、行更离不开数学。

三、课堂教学走向体验,让学生体验生活“悟”数学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学课本中现实生活场景很多,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情境,根据数学知识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体验中“悟”到数学。

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数学课堂的魅力

没有吸引力的教学是乏味的,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艺术性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信息交流以语言交流为主,辅助以模型、挂图板书、实物等,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导致注意力分散。而多媒体能提供各种逼真的声像材料,把真实的东西体现出来,学生易接收。通过多媒体可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以其生动的表现方式感染学生,使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魅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设计了教学课件,同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圆锥,通过动态的圆锥向圆柱装三次沙才能把圆柱装满,从而得出结论:圆锥体积=1/3*等底等高圆柱体积。

五、课堂教学走向合作,走进生活用“数学”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和智慧火花喷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尤其在教学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中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思维网络,往往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例如,教学比例應用题时,我让学生各自想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两种方法都对,只不过是不同的解法而已,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们学习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学生掌握了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这类数学知识,让学生们考虑一下,家里装修房子怎样铺地板砖的问题,学生们又议论纷纷。他们小小年纪也知道怎样花小钱办实事的事,他们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整堂课都融入“教学”之中了。

六、课堂教学走向创生

“动态生成”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的动态过程,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预设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地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寻找和激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里去亲自感悟,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引起兴趣,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