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虐童事件”思考如何加强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礼仪文化教育

2018-08-27张舒

新一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现状

张舒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频发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映射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缺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其礼仪文化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文化教育进行了解、分析,并提出若干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礼仪文化教育;现状

近年来,社会上不断有“虐童事件”曝光,前段时间北京和上海两所知名幼儿园的“虐童”事件,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重点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我国很多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文化知识是不够完善的,如何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对学生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有利,只有拥有较高的礼仪修养才能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礼仪文化教育现状

(一)礼仪教育内容简单不深入。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在学习礼仪教育时,教学形式过于简单,教师讲授理论多,操作的技能少,过于注重形式,对内容的理解不够,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学生仅以为是“吃穿坐立走”的礼仪规范,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摆样子、走形式、没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会因脱离生活而感到反感,一旦融入生活原形毕露,很难让学校礼仪文化教育有实质性的效果。

(二)礼仪教育教师应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被我们认为是礼仪教育的主体,礼仪教学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一些教师无论在自身仪表,还是精神状态方面都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

(三)礼仪教育学生被动接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文化程度、教育环境、生活认知等方面差异明显,学生礼仪素质参差不齐,而应试教育下,学生的知识获取是靠灌输、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学习模式被应用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情感的体验还是品行的养成,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不多,礼仪教育的内容没有结合对象的个人发展特性,失去本来的教育意义。

(四)礼仪教育效果反馈片面。在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部分学校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把学业成绩看作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有些学校开展礼仪教育但评价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礼仪锻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分数为主,“学习成绩好的,一切都好;学习成绩差的,连礼仪修养都会低一点”。有些学生对礼仪不够重视,认为礼仪是虚无的东西,礼仪规范做得好,没有什么用。他们追求自我,做事情鲁莽,不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不能与人开展合作,那么健康成长必然受到重大影响。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知识储备少,文化内涵低。由于成绩不理想选择高职学校,产生了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觉得低人一等。同时受社会就业导向和家庭氛围影响,很多学生为了就业而选择学前教育专业,过于强调对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礼仪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忽视了自己的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教师方面。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礼仪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师专业技能高,学生受到的礼仪知识会更深入,内容也就更丰富,但是我国很多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直接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所以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礼仪文化教育,才能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方面。学校对礼仪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学生内涵的发展,在教學计划的实施上,一味地向专业课与专业技能倾斜,而对学生学习礼仪文化教育分配不多。学生接受礼仪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学生稍微出点错误,就对学生大声呵斥,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导致学生对礼仪文化教育更加排斥。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礼仪教学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听了就懂、做了就错这个特点,决定了礼仪课的教学应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职业道德教育为一体,不能教条主义、按部就班,而应生动灵活、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艺术。

礼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上课发言先举手、课堂谈吐举止文明,对穿奇装异服、玩手机、吃零食等不文明行为坚决制止,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渐养成良好习惯。礼仪教学必须与修身、立德、文明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加强礼仪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实施礼仪文化教育中,教师展现出良好的礼仪风范,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材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高职学校要加大礼仪教师培养力度,创造条件让礼仪教师接受定期的培训、进修,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训的优秀的礼仪课程教师队伍;定期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有计划安排礼仪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多渠道、大力度的培养,提升礼仪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高质量的教学夯实基础。

(三)创设礼仪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礼仪文化教育的开展除了依托课堂教学外,还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礼仪观,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向不文明的礼仪习惯说再见,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在校园内部,必须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倡文明言行,具体来说,可以借助于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来进行礼仪知识的传

播;也可以借助于演讲、辩论、专题讲座、文艺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播,反映出学生所关注的礼仪问题,通过具有浓厚礼仪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来逐步影响学生。

与此同时,高职学校应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礼仪培养。首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际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其次,可以举办“礼仪使我如此美丽”演讲比赛、小品比赛、礼仪知识专题宣传、主题班会,讲座等,特别是每学年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的“校园礼仪之星”比赛,借助抢答、情景模拟、场景分析、礼仪形象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使礼仪知识形象化,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间,真正实现普及礼仪文化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礼仪文化学习的興趣。礼仪文化教育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生存技能的纯粹工具,它本身也具有价值性和发展性,必须通过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体现出来。高职学校应完善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通过养成教育引导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注重礼仪,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职学校应健全礼仪教育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评估;制定合理的行为管理规范,打破“分数决定论”的思想,把礼仪纳入年度优秀考评体系。班主任应从班级层面加强管理,尽早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引导礼仪文化教育的落实。礼仪规范要靠学生自觉遵守,在开展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被学生自觉接受,这是学生的“自律”行为体现,对落实礼仪教育的效果有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学校礼仪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人才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师要脚踏实地并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自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型幼儿教师;学校应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方面加强学生礼仪文化教育,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知礼守礼,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成为一名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最终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王亚飞.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杨礼.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问题探究——以成都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6(20):224-225.

[3]刘雪.五年制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149-150.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