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配电网背景下无功电压控制方法综述

2018-08-24任广龙刘超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控制方法

任广龙 刘超

摘要: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能源与环境问题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就针对主动配电网背景下无功电压控制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主要从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个方面来对于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充分结合当前电网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主动配电网探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常见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一、引言

当前情况下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能源以发展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问题。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消耗,全球变暖、酸雨、温室效应、雾霾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主动配电网的采用,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需求。主动配电网通过跨电压等级的无功电压来进行核心工作部分的控制,不仅可以充分满足电力用户复核的需求,同时,还对于分布式电源的调压具有明显的作用。

二、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特性探究

(一)分布式电源对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特性影响

从稳态的层面上来说,规模较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全局中对于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特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动配电网的高滲透率分布式电源在接入之后会对于配电网全局的无功电压特性都产生影响。分布式电源,对于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程度与较多因素都息息相关。在稳态运行的过程中,分布式电源的作用越大对于配电网的总体电压所产生的支撑则越为显著。如果在渗透率相同的前提之下,分布式配电网得分散接去相对于集中接入来说可以发挥更强的优势。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电气参数等因素都会对于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暂态的层面上而言,当分布式电源启动和休止时,其出力变化的波动会造成系统电压的小幅度变动。采用分布式电源有着显著的优势性,同时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想要有效的解决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问题,就必须从分布式电源在不同渗透率的条件下对于配电网无功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可变拓扑对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特性影响

与传统配电网相比,主动配电网的可变拓扑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节。我们可以将可变拖布简单地看为师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通过对于网架进行调整来转变电流的流向,从而充分契合运行的需求。在传统的配电网当中,传输通常是单向的,网架结构基本不会发生变化,随之电压的无功功率流动方向也很少会发生转变,在这样的前提下,采取稳压和无功平衡措施更能发挥其效用。在主动配电网当中,这开关和接线部分也应当随着运行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三)需求侧响应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特性影响

我们深究主动配电网的工作原理,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可以有助于实现源荷的平衡发展,为了减少配电网中的无功虑损耗以及电压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损耗,就需要对于配电网运行的影响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调节负荷的幅度变化,可以使其更具可控性和可靠性。近年来,在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电动汽车行业逐渐兴起。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是不确定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从协议供电和阶梯电价两个层面入手,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应运而生。所谓电动汽车入网技术就是指电动汽车可以在忙时进行充电,通过电网的设置而获取电能,在空闲时期则可以进行放电。进行负荷调整最为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降低电网负荷的峰谷差,改善周边线路的电压运行情况。

三、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

在主动配电网当中,分布式电源通常只能对于配电网的电压水平进行改善。当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过大,且分布的布点较多时,电压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除此之外,采用可变拓扑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性,但同时也增加了网架运行的复杂程度。需求侧响应则增加了调节和控制的变量维度。换言之,如果在配电网当中一味的依靠分布式电源来进行调节,是不可能满足配电网合理电压水平的需求的。因此,想要有效地解决配电网无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就需要结合多种设备来进行具体的调节控制。

在传统的配电网当中,影响无功优化结构的因素众多,其中负荷的波动对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机组来说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主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过多,相对于负荷变化来说,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变化情况十分频繁,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问题也自然而然会变得更为复杂。

(一)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集中控制

采用主动配电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主动调控,这就要求有与配电网配套使用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传统的配电网通常采用固定的网架结构,所能够进行的调控较为单一,且容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限制,主动配电网具备全局协同控制的优势,可以精确地对于环境条件产生控制作用。

(二)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分散控制

当前情况下,配电网系统的构架和通信能力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实现区域集中控制的需求,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通讯故障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主动配电网分散式无功控制策略。为了充分考虑到主动配电网在进行连接后对于配电王本神所造成的影响,就需要直接提出对风机机组产生控制功率的措施。也就是说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压通常需要依赖数据收集来实现集中控制,主动配电网中的影响,无功电压控制变量的类型众多,因此主动配电网的集中控制情况会越来越复杂。分散式的就地控制可以实现对于电压的约束,大大降低了控制变量的维度。

(三)在未来发展中应当继续探究的问题

首先是主动配电网背景下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问题。如何实现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协调互补规划是我们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减少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波动,提高多种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

其次是主动配电网无功补偿规划和控制层面问题。分布式电源中的诸多因素变化都带动了配电网无功电压特性的变化,传统的无功补偿配置难以适应当前情况下的无功电压变动,

再次是主动配电网的需求侧主动管理层面问题。充分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应当尽可能的在减少停电时间的同时,通过进行合理的调节来促进电网的运行。

另外,在主动配电网的网架拓扑层面也应当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目前我国对于该方面的研究,通常着重于分布式电源的储能规划,对于其他方面去少有涉及。

最后,对于主动配电网的研究来说,我国通常都是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来进行具体的研究,虽然可以吸收其中的一些先进经验,但同时也与国内实际配电网架结构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主动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通常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出力间歇性等外界因素而产生的变动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的特性,加强对于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建涛,张建成.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光伏系统电压控制方法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6(11):107-111.

[2]吕志鹏,罗安,周柯,等.静止同步补偿器与微网在配电网无功电压协同控制中的联合运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 30(增刊1):18-24.

[3]邢海军,程浩忠,张逸.基于多种主动管理策略的配电网综合无功优化[J].电网技术,2015,39(6):1504-1510.

[4]刘自发,刘刚,刘幸.基于量子差分进化算法的分布式电源协调优化调度[J].电网技术,2013,37(7):1922-1928.

猜你喜欢

控制方法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与控制方法
在节能土建工程监理中控制方法的应用
论述桥梁施工监理中的质量控制
园林工程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地市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汽车噪声来源与控制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