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化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实现路径浅析

2018-08-24段慧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段慧君

摘要:本文结合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上述两个因素,归纳不同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系统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集团化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实现路径浅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数量逐年增加,根据2017年《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的上榜公司增长至115家。伴随着企业集团的日益庞大,带来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集团管控的信息化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统一的集中管控系统技术上的障碍越来越小,建立财务集中管控系统成为现代化企业集团实现有效管控目标的重要抓手。

1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是企业实现有效管控的必然趋势

当前财务集中管控成为了国际流行的企业管控趋势。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实现财务集中管控的达到了80%以上。可见,在我国,在企业集团走出去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控能力,实行财务集中管控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传统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数据规范不一致、财务信息系统、会计科目、基础档案编码不统一、风险监控与控制能力偏弱、财务数据收集汇总慢、容易出现低级错误等问题,因此从财务数据集中开始,形成一套有统一的编码的标准化财务系统,最终实现建立在集团广域网平台上的财务分析、预测、预警、远程监控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水平、强化预警能力,各级领导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实时掌握所属企业的财务数据、预算数据、财务分析数据等,实时监控各单位经济活动和资金动态,从源头上掌握企业的实时经营状况,便于对所属企业有效、快捷的监控,同时也为经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从而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补救”,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逐步将被动的、事后的管理变为主动的、事前的管理。

2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的原则

目前市场上,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可供选择的产品十分丰富,笔者认为,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产品才是最优解决之道,结合笔者信息化建设经验,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2.1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应与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相适应

我们都知道,按照集权和分权程度不同,企业财务管理分为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和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实施集权式管理,母公司拥有全部财务决策权,对子公司进行高度集中的统一规划及管理;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下的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实施分权管理,企业集团总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只保留对下属子公司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审批权,日常的财务决策权完全由下属子公司负责,子公司只需以决策结果报集团总部备案即可;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体,即集中型和分散型相互结合。总部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由各下属公司遵照执行,但子企业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补充,充分发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对财务集中管控系统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只有跟财务管理模式相适应,才能实现管控目标。

2.2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应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在适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的方案可能有很多种,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越全越好,系统的功能越强大、覆盖面越大越好,但系统建设是需要成本的,这时候要把握好成本效益原则。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受限于预算,一开始就确定了“集约化财务信息化道路”,在预算框架范围内搭建满足需求的系统,这时候对系统建设目标就需要有所取舍。

3不同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系统的具体实现路径。

3.1“大集中”财务集中管控系統

“大集中”财务集中管控系统,是指由集团总部搭建一套财务集中管控系统,集团从上到下都在这套财务系统中运行,在物理部署上看,机房统一建在集团总部(有的还会建设几个异地灾备中心)。这种建设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一是从管理上看,集团统一部署,能够保证所有基本档案高度一致,集团的指令能够从上到下贯穿始终,所有信息能够及时共享,提高决策效率;二是从建设成本上看,这种模式总费用理论上最低,系统由集团统一搭建、统一维护,避免各级企业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但是这种模式的缺陷也同样明显:一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果有下属企业已经建成了自成体系的一套系统,再强行切换到新的系统,会造成资源浪费,反而推高了总体成本;二是这种部署模式受限于机房的负载能力以及网络传输速度;三是这种部署较少的考虑下属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更多的强调集团的统一要求。实际上这种部署模式更加适合集团行业分布相对单一,业态较为简单的情形。这种集团往往在管控模式上也属于集权式管理,财务管控模式上,属于上文所提到的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

3.2“集成式”财务集中管控系统

现在很多的企业集团跟第一种模式中提到的集权式管控不同,这些企业集团管控较为松散,由许多子集团组成,下属企业涉及的行业也纷繁复杂,企业并购重组事项十分频繁,这些子集团往往已经建成相对成熟的财务集中管控系统,这个时候,大集中的管控模式就不是最佳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选择了“集成式”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即遵循上文提到的“统一规划、统分结合”的原则,由集团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搭建集团数据仓库,各子集团根据这个标准将财务信息传送到这个数据仓库,通过这个模式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从而实现集中管控的目的。但这种管控是相对松散的,体现集团管理思路的共性指标不宜过多,否则会加大系统实现的难度。这样既能满足集团财务集中管控的目标,又不影响所属企业系统的独立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企业管控特点不同,所选择的财务集中管控系统建设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系统建设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磊.现代管理环境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7

[2]胡俏.大型工程建设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