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

2018-08-24任伟航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维修养护

摘 要:铁路建设是我国基础民生工程之一,铁路在建设之后,由于长期投入运行,会导致其出现严重病害,导致其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列车出行效率。铁路部门需加强对铁路线路的维修以及养护,提高铁路线路运行效率。本文主要对铁路线路病害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铁路线路维修以及养护的策略,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维修养护

引言:铁路路线是铁路运输的基础,也是铁路稳定运行的保障,铁路线路质量对列车安全性、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铁路部门需保障路线日常稳定运行,研究导致铁路出现病害的原因,加强日常维修与养护,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路线病害,减少铁路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铁路维修与养护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最大限度减少维修以及养护成本。

1.铁路线路运行现状分析

铁路路线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在煤炭运输、物流运输、人员流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价值,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地区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铁路运输相比其他运输而言,成本更加低廉,然而在我国铁路路线运行中,却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管理上还存在明显漏洞,严重影响了铁路线路运行稳定性,甚至在线路运输规划中,还存在晚点、脱轨等情况,严重影响了铁路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病害,影响了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1]。

2.铁路线路出现病害原因分析

铁路产生病害原因主要從技术、管理两方面进行阐述,从主观上分析,运行环境、运行周期、运行时长等均是铁路线路产生病害的原因,从客观角度而言,铁路产生病害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2.1线路运行负担过大

铁路在进行货物运输、人员运输、物流运输时,为了减少运输频率,减少运输成本,部门会选择大幅度增加线路运行货物的重量,提高线路的运输负担。铁路线路长期处于高度负载情况下,甚至会产生变形、裂纹、钢轨磨损等情况,导致铁路线路损耗严重,甚至出现铁路线路下沉情况,严重影响了铁路线路正常运行,导致其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2铁路日常检修不到位

铁路日常维修管理是减少其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铁路维修工作比较单一、枯燥,日常管理与维修人员很容易产生厌倦,导致很多细节工作不到位,致使产生安全隐患,甚至产生病害问题。例如,很多部门忽视了钢轨接头检修工作,由于其存在折角,会导致列车行驶出现悬空跳等问题,对线路产生严重冲击,使其产生严重病害。

2.3维修养护体系不健全

铁路部门在维修养护工作中,缺乏全面维修规划,维修体系不健全,当铁路出现问题时才开始进行维修,哪里出现病害维修哪里,缺乏日常养护意识,导致其维修效率低、投入成本高,经常会出现影响列车稳定运行情况,这是铁路部门维修养护体系不健全所引起的。

2.4技术存在一定欠缺

我国很多铁路线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施工完成,并投入到使用之中。我国铁路线路施工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之中,但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长期使用中还会出现钢轨磨损严重、出现裂纹等情况,在技术上还有待提升。

3.铁路线路维修以及养护措施分析

3.1提高铁路线路承载能力

为了减少铁路线路病害产生,铁路部门需在日常维修中提高铁路负载能力,加强维修技术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线路质量进行优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应在线路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应用高端技术,提高线路承载能力。铁路部门应扩大线路荷载范围,在轧钢炼制时,提高钢材的密度以及硬度,减少钢材中的杂质含量,在维修工作中,将已经出现裂纹、磨损的钢材进行替换。在材料选用上,为了满足现实需求,应对钢材参数进行明确,在技术允许情况下,选择最优质钢材。在维修中,以动态维修为主,根据不同线路的运输需要,选择不同的维修策略。动态维修养护方法相比周期维修而言,更符合当下的实际需要,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其出现病害的概率,进而促进铁路线路的稳定运行[2]。

3.2细化维修养护规范

将铁道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细化,主要是指对铁路的几何参数进行科学修正,将日常维修工作规范化,定期、定时整理以及维修轨道线路,保障其质量符合标准,并保持现场清洁度。例如,维修养护人员定期对线路进行几何修正,对其参数进行科学调整,当出现线路磨损情况时,保障铁道线路扭力矩符合实际要求,并发挥良好的轨道锁定功能。当线路由于长期运作而出现下沉情况时,需及时在线路底部补充石渣等,保障线路轨道的密实性以及饱满性。避免其出现横向移动等情况出现,降低铁道线路出现病害情况。在维修养护细化工作中,可在轨道下层铺设垫层,减少车轨的磨损程度。在日常维修养护中,应定期对线路磨损情况进行记录,以声波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探伤检测,尽可能保障检测科学性、全面性。

3.3制定全面铁路线路维修制度

科学的维修养护制度是减少铁路线路病害产生概率的重要策略,也是铁道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科学性的基础。有关部门需针对不同铁路的运行状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维修养护管理体系,保障维修养活工作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保障维修与养护工作质量。以某铁路维修养护工作为例,制定了铁道线路日常维修规范,落实维修养护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在制度中,要求员工定期对铁道线路情况进行巡查,为每个人安排不同的巡查区域,针对没有及时发现病害隐患的人员,给予一定处分。另外,该铁道路线监控部门落实动态监控制度,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铁路运行的状态进行微观参数检查。科学的制度是保障维修养护工作科学性的前提基础,有关部门需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病害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科学性[3]。

3.4提高维修养护人员职业素养

铁道线路维修养护人员职业素养是影响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部门要对线路维修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对各种病害情况进行了解,并能采取针对性的维修养护措施,在培训中提高维修养护人员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能力,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弥补维修养护人员工作中不足。除此之外,铁道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维修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做到对员工的奖罚分明,并端正员工的态度,提高员工的病害维修与养护意识,让员工了解病害安全隐患的后果,提高员工对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维修养护工作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在铁路维修以及养护工作中,铁路部门需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维修养护规范,加强人员管理,对整体维修养护工作进行科学布局,优化铁路部门人员结构,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当铁路出现病害之后,有关部门需及时治理,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铁路路线病害情况,维持铁路交通正常运行,提高铁路线路运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参考文献:

[1]马汉丞.新时期如何加强铁路线路维修与养护工作[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210.

[2]贾俊华.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在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8(06):97-98.

[3]谢洪波,郭关柱.大型铁路养护车自行与附挂动力学差异性试验研究[J].中国铁路,2017(01):66-70.

作者简介:

任伟航、男(1900.10.12)、北京市朝阳区、汉族、职称(线路工(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铁路线路维修、安全工程)、单位名称(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务段)、单位所在省市(北京市丰台区)、单位邮编(100054)

猜你喜欢

维修养护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加固关键技术探讨
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思考
试论桐城市水库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
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管理探讨
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探讨
浅谈县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管理
我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黄河维修养护工程的规范化管理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