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途干线的路由选择和光缆安全保护

2018-08-24覃诗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覃诗龙

摘 要:本文介绍了长途干线光缆设计及施工中的路由选择,光缆的安全保护问题。详细介绍了直埋光缆、管道光缆、过河光缆以及架空光缆在设计和施工中的路由选择,并针对各种场景的光缆采取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长途干线,路由选择,光缆安全保护。

一、路由的选择

长途干线光缆作为传输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支持着整个网络数据的传送和信息载体部分,因此,就要求我们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的负责,而其中设计又是指导施工的理论依据和文本支持,所以前期的查勘和设计更是重中之重。选择一条好的光缆路由,可以保证光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幫助后期的施工和维护中避免很多的困难。

1、光缆路由选择原则

施工图测量应按照审定的可研光缆路由进行,具体定线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将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放在首位,尽量避开环境条件复杂与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

(2)光缆线路路由应沿靠主要公路,并顺路取直,以便于施工和维护。

(3)光缆进入城市的通信局站时,应结合城市的建设规划确定新建管道具体路由及敷设方式。

(4)光缆线路的保护方式,应根据现场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需考虑经济合理性。

2、直埋光缆线路路由选择

(1)光缆路由应选择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距公路中心线的位置(勘察前应了解当地公路部门实际征地范围)。但在村镇、房屋密集、山区地形等路由受条件限制的情况,只能选择绕向靠近公路侧,一般不能绕到公路界外。

(2)土质条件允许时,光缆线路过河应优先考虑定向钻过河方式。

(3)对于其他有可能影响光缆线路安全稳定的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防护、保护技术措施。

3、管道光缆线路路由选择

(1)进城光缆宜采用管道方式敷设。利旧原有进局管道敷设光缆,应选择路由短捷、管道质量良好、管孔有富余的进局管道。

(2)新建管道路由应与当地运营商协商,并符合当地城建部门要求。其路由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如下:

①路由短捷、地势平坦、转弯少、高差小、地质稳固、地下水位低。

②地上、地下各种管线及障碍物少,破复路面少,土质较好、石方量较小、不易塌陷和冲刷的地段。

③新建管道路由在城区街道宜建在人行道上,人行道不能建时可建在慢车道上,一般不宜建在快车道上。

4、过河光缆线路路由选择

(1)光缆线路穿越河流的敷设方式,应以线路安全、稳固为基本前提,并结合各河流的具体情况确定。

(2)光缆线路过河应优先考虑定向钻过河或直埋过河敷设方式。

(3)当遇到石质、流沙质河床等施工特别困难不具备定向钻条件,或河床极不稳定、影响光缆安全不具备直埋敷设条件时,可采用桥上敷设方式。

(4)如桥梁破旧、不太坚固可靠或没有安装位置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

光缆在桥上敷设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①桥上光缆的安装方式,应以光缆线路安全、稳固为基本前提,如桥上管道、槽道、桥上支架(托架或挂钩)、桥上吊挂等。

②要考虑桥下净空。光缆的安装高度应保证最高洪水位期间的通航和泄洪不受影响。光缆位置宜设在桥梁的下游侧,以防意外的机械碰伤。

③要考虑桥梁的伸缩,特别是一些跨度大的重要桥梁。通信管道及光缆应能适应桥梁伸缩的影响。采用伸缩套管、余留光缆等。

④桥长在30m以上时,桥梁的两端应做预留。

⑤要考虑钢管及桥上附架所用铁件的防锈措施,如镀锌、涂防锈漆、涂刷沥青等。

5、架空光缆线路路由选择

(1)将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放在首位,尽量避开环境条件复杂与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

(2)架空光缆线路路由宜尽量选取最短捷的直线路径,减少大的角杆。特别应该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S”弯,以增加杆路的稳固性。

(3)架空光缆线路路由应尽量沿靠主要公路,并顺路取直,以便于施工和维护。

(4)架空光缆杆路应避开高压强电线的危险影响区和雷击区。

(5)架空光缆线路路由穿越林区时应尽量少的砍伐树木。

(6)架空光缆路由不宜选择在下列处所:

①易燃易爆地区、飞机场、发电厂、变电站、主要火车站、重要桥梁、渡口和其他军事设施附近;

②洪水冲淹区、低洼易涝区、沼泽和淤泥地带,以及严重化学腐蚀地区;

③森林、经济林、崇山峻岭、大风口;

④水库(包括计划修建的水库)及采矿区;

⑤射击场及其他等对通信有影响的地区。

二、光缆的安全保护

1、穿越主要公路、铁路时可采用定向钻孔敷管保护

(1)定向钻孔敷管时,采用1根Φ110mm镀锌钢管,内穿2或3根Φ40/33mm塑管;

(2)光缆线路穿越可以开挖的一般土公路时,采用铺1根Φ40/33mm塑管保护。

2、光缆穿越小型有疏浚和挖泥取土的河流、水塘时,开挖后除采用1根Φ40/33mm塑管保护外,应在光缆上方覆盖水泥砂浆袋保护;穿越通航、水流湍急、河水较宽的河流时,可采用定向钻孔敷管方式过河,采用1根Φ40/33mm塑管。

3、在石质地段敷设光缆时,沟底应平整,并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cm碎土。

4、光缆穿越或沿靠山涧和冲刷严重的小水沟时,应视情况设置漫水坡、挡水墙保护。

5、沿桥梁敷设光缆,在桥上人行道板下或原有槽道敷设时,采用1根Φ40/33mm塑管保护;在桥侧架挂钢管时,采用1根内径Φ110mm镀锌钢管,内穿2根Φ40/33mm塑管,每隔2米应有一个固定点。

6、光缆跨越流沙底河流或穿越其他直埋不安全及施工极端困难地段时,可采用局部架空敷设方式。光缆引上部分3米应采用1根Φ110mm镀锌钢管,内穿2根Φ40/33mm塑管;引上钢管顶端应封堵。

7、穿越有明显冲刷的河流時,两堤岸砌石护坡保护,河流冲刷很严重时,还应在光缆下游砌漫水坡保护。

8、在陡坡上敷设光缆时,应砌石护坡保护;穿越陡坎或田坎时,砌石护坎保护。

9、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米的地段,应采用堵塞,如是石质地带,还应水泥封沟保护。

三、工程案例分析

结合ICT光缆骨干传输网二期工程,首先光缆路由被限定在29米和30米之间一米的范围内,这样给路由选择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其次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无人区、沼泽、大河、桥梁、坚石区等,所以针对不同的各种客观自然条件,我们也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光缆的安全,同时还得让光缆能够顺利的通过。下面就几种典型的案例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1、架空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好多野外长着2米高的茅草,并且这些地段火灾时有发生,所以对我们的架空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光缆的安全隐患,架空这种路由的选择我们非常谨慎,尽量不用或者少用。

2、过河方面:一般对于较小的河流,水流不是很急的情况,在土质允许的条件下,我们首先选择顶管过去;有些地方河床下面是坚石,这时就只能选择别的方案;对于比较大的河流,并且河水非常湍急的情况下,不适宜截流挖沟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从河上面的大桥架挂,采用包箍固定钢管,然后里面穿2根硅芯管保护,其中1根留做备用。

3、土质方面:有些地段是坚石区,光缆没法在石头山上通过,并且面临修路的隐患,这些地方我们选择绕路由,避开石头山,或者顶管跨越公路选择对面的路由,另外坚石区也是要求铺管和封沟保护。

四、结束语

以上讨论的只不过是长途干线设计和施工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实施长途干线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更多、更复杂,我们一定要从全局观念出发,选择一条好的光缆路由,对于障碍的处理方式我们也要力求更好,为了光缆的安全,前期一定要做好细致的查勘工作,后期设计也要认真做一套安全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58-2015

[2]《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GB 5117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