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与处治

2018-08-24凌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法

凌鹏

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介绍了沥青路面病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的问题。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和养护简便等优点,使行车噪声低、平稳和舒适。但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加上由于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沉陷、坑槽、车辙、松散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使得行车不顺畅,造成路面使用年限的缩短。本文就以常见早期病害的破坏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

1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1.1 裂缝

横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

1.2 龟裂

龟裂又称网裂,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状开裂,它的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1.3 沉陷

沉陷是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深。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

1.4 坑槽

坑槽表面局部松散,形成深度2cm以上的凹槽,在水的侵蚀和行车的作用下,凹槽进一步扩大,或相互连接,形成较大较深坑槽,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5 车辙

车辙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致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所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车辙和推移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1.6 松散

松散是面层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或基本丧失,路表面可观察到成片悬浮的集料或小块混合料,面层的部分区域明显不成整体。干燥季节,在行车作用下可见轮后粉尘飞扬。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1.7 泛油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在天气炎热时向上迁移到路面表面,而在冷天时又不存在逆过程,因而沥青积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表面发光发亮,以摩擦系数和表面构造深度表征的抗滑性能达不到行车要求时往往会造成交通事故。

2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浅析

沥青路面出现上述病害的理由有下列几个方面。

2.1 水是引起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直接外因

筑路先治水,水是公路工程和公路养护工作中首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引发的一个直接外因。每到春、冬季节,由于地表水的渗入,地下水位的上升,直接改变路基的湿度,使路面的强度降低,路基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导致路面病害的产生。

2.2 超限超载车辆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潜在外因

公路运输车辆的超限超载是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又一个主要外因。据有关资料统计:车辆超限重量的增大和其对路面的损害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超限10%的货车对道路损坏会增加40%,一台超载2倍的车辆行驶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不超载车辆行驶16次,超限超载车辆对路面结构产生破坏造成路面网裂、变形、松散、沉陷和坑槽。

2.3 路面设计、施工不合理和不规范

路面设计、施工不合理和不规范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内因。一是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二是路面基层(底基层)补强厚度设计不当,导致沥青面层产生早期病害,如龟裂、松散,局部沉陷等。三是路面施工不规范,施工时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使沥青老化,过早失去粘结力而使粒料散落,其次由于施工时面层温度较低,压实不足,造成路面不密实,透水性较大,粒料与沥青失去粘结力,进而导致路面局部松散或坑槽等病害。

2.4 路面初期养护不及时、得当

沥青路面面层初期养护及时得当会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否则会缩短其使用年限。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或管养体制不明确,从而出现重建轻养的现象。有些即使在初期养护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养护人员的养护方法不当,在沥青路面上采用人工喷油(或洒布机洒油)、人工撒铺粗矿料,结果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由于油石比控制不均,造成路面泛油、松散等病害。

3沥青路面病害的处治

3.1裂缝处治

对细小轻微的裂缝路面的处治,将路面清扫干净后,采用沥青,均匀的喷洒到裂缝路面,再均匀撒一层干净干燥的石屑或中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矿料。对高等级公路纵裂、横裂的处治,采用密封胶灌缝的方法进行施工。

3.2 松散、坑槽、沉陷等处治

对于松散、坑槽、沉陷等病害,策略一:可将病害处四周修成垂直面且槽壁边线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然后用集中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填充、压实、封水。该做法的缺点是坑槽边缘接缝处容易出破损,返修率较高;策略二:将坑槽壁挖成45°角,开口向上,且槽壁边线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并将槽壁喷烧成粗糙形状,然后铺筑沥青混凝土填充、压实、封水。该做法的优点是坑槽壁边缘与旧路面结合密实破损较少,返修率低,但对坑槽开挖机具要求较高。

3.3 车辙的处治

对于轻微的车辙主要是对出现车辙较严重的路面的进行铣刨后,洒粘层油,加铺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对于由于沥青面层高温强度不足引起的车辙,严重的路段铲除沥青面层,重做满足高温强度的新沥青面层;对于由于半刚性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车辙,挖除基层,重新铺筑满足强度要求的基层后,再铺筑面层。

3.4 泛油处治

当路面出现泛油时,可对泛油处撒布石屑或细砂进行养护处理。对于严重泛油,若路面发粘、发软,造成路面严重变形,可铲除路面重铺面层。

4 结论与讨论

沥青路面中的病害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各样的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病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认真选材,精心设计,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强变通管理,很多病害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破坏力。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交通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LH10-200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程杰;如何避免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产生[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6]杜贵昌;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和预防措施[N];晋中日报;2010年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法
学习方法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
可能是方法不对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
基于性能的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用对方法才能瘦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平整度控制措施探讨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