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运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8-24叶宝玉廉英学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叶宝玉 廉英学

摘 要:电力工程的发展,给我国整体经济带来了不可估算的经济价值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输电线路工程是土木工程与电气工程交叉的学科,输电线路运维人才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对如何培养适应国家及行业需求的输电线路运维创新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和教育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电力行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经济的扶持,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和先进技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在不断增加,有关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的新技术、新课题的研究越来越迫切,对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需要大量的具有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管理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本文对輸电线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1创建课程体系

围绕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交叉,依据社会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采用顶层设计,在充分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反馈基础上,对输电线路工程知识体系进行反复梳理,确立了输电工程专业的五大课程群及相关课程。

1.1.1公共基础课

人文社科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画法几何、程序设计原理与MATLAB应用等。

1.1.2力学基础课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

1.1.3土木工程专业课群

土木工程概论(双语)、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专业英语、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概论、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

1.1.4电气工程专业课群

电路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线路继电保护。

1.1.5输电工程专业课群

输电线路设计、输电杆塔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输电工程概预算、配电网络、电力电缆。通过对五大课程群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涵盖了所有从事输电线路运维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结构、电气和输电知识,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

2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而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的现象,在满足“实基础”的前提下,秉承“少而精”的原则,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课下运用课上所学自学相关知识再拿回课堂讨论。比如对课程体系内与线路运行与维护联系紧密、互有交叉重叠的几门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优化和整合,根据反馈意见构建课程结构,修订这几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做到知识点不遗漏不重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将输电线路运维知识点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留在课堂讲授,将实践性较强的部分放到《输电工程综合性创新实验》和《生产实习》中,减少课程学时,增加实践环节比重,如《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课程从32学时,减到28学时,涉及输电线路检测的内容大部分放到《输电工程综合性创新实验》中以实验室动手检测的方式进行,涉及输电线路维护的相关内容放到生产实习中学习,生产实习由原来的2周变成4周,并增加了2周的毕业实习环节。

3实习

输电线路工程本科应分阶段、分层次安排五类实习:了解专业概况的认识实习、培养基本工科素质的工程训练实习、掌握工程测量方法的测量实习、加深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理解与实践的生产实习(含实训)、为毕业设计和就业做准备的毕业实习。认识实习以电力生产全过程为了解和熟悉对象,现场参观考察水力发电厂、火(热)力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输电线路,主要是输电线路的组成、各部分的种类、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等,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对象,了解输电线路专业的性质和任务,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并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4输电线路工程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

在输电线路建设中,线路的规划、线路走向的确定、杆塔的定位、施工中导线的展放、弧垂观测等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测量领域的知识;架空输电线路露置于大自然环境中,受到各种气象因素的影响,要求从事输电线路工程的技术人才具备一定的气象领域知识;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会跨越河流,通过淹没区、积水区、滨邻海岸等,要求输电线路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水文勘测领域的知识;输电线路的杆塔要牢固地竖立于大地上,需要对杆塔基础逐基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进行不良地质环境整治及地基处理等,要求输电线路专业人才应具有地质领域的知识;输电线路杆塔的常见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铁塔,其设计、制造等需要输电线路专业人才应具有土木结构领域的知识;输送电能是输电线路的目的,电磁感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导地线选择、绝缘配合、塔头尺寸、对地距离的确定等都要求输电线路人才应具有电气领域的知识;输电线路在建设、检修和维护中涉及各类施工机械和工器具,要求从事输电线路工程的专业人才应具有基本的机械工程领域知识。

5人才培养核心及其课程体系

输电线路施工主要内容为各种电压等级下,架空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方法、杆塔组立方法、架线施工方法和相关的施工设计计算方法等内容。施工方法及大型牵张机械选择的技术依据来源于线路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应力弧垂曲线图、安装曲线图、平断面图及其相关图纸资料,而施工建设时的分析计算则主要依靠力学知识。

结语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运维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通过创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践环节,强化师资队伍、配套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深化产学研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提高输电线路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适应国家和行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力.基于能力导向的输电线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0):77-78.

[2]雷世钰.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我校特色专业输电线路工程专业为例[J].电子测试,2015(22):55-56.

[3]张青青.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59-60.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