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性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24晏国良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体育教学

晏国良

摘 要:在我国教育部门积极倡导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最新的教学要求。体育作为一门素质拓展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从而打造高效化的课堂。文章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入手,主要分析了趣味性教学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法;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所谓趣味性教学法指的是:教师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有效吸引,如此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应该充分意识到趣味性教学法的运用意义,并且掌握充分发挥出趣味性教学法教育功能的可靠途径,从而让趣味性教学法为高效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并且得出了一定的改革成效,弥补了以往教学的部分不足,但事实上,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具体表现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难以产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课时安排不合理,很多高校体育课程通常是每个星期安排一节课,课时明显过少,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过于硬性化,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初,就针对学生制定了最终的教学目标,比如乒乓球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需要掌握单打和双打技巧,否则难以顺利结课,这种教学目标带有较强的硬性化色彩,限制了学生运动能力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主动能动性的发挥。

二、趣味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趣味性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之应用到高校体育課堂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改善传统课堂沉闷的气氛,使得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体而言,趣味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趣味性教学法,增强课堂的活力,让学生被有趣的课堂所吸引,为打造高效化的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有助于改善传统师生关系。在传统高校体育课堂上,教师占据了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这种师生关系过于生硬,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很不利。而倘若教师能够借助趣味性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则有助于改善传统师生关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是,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新世纪,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同。除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之外,新时代的人才还应该具有健全的体魄和高尚的人格。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锻炼学生体质的重要场所,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关键。在高校体育课堂上运用趣味性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

三、趣味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

任何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这种教学模式,都有着极大的兴趣。高校学生虽然心智已经基本发育成熟,但对于课堂游戏同样具有较强的参与兴趣。高校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就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组织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使得原本单一、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十人九足”的游戏,即: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十名学生,要求每个组的学生排成一横排,相邻的两位学生把腿系在一起,然后一起跑向终点,最终耗时最短小组获胜。这种简单的课堂小游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非常有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

(二)互动性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

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式教学策略,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享受到体育课堂的乐趣。

例如,在“拳击”这项体育运动的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了解拳击基本动作、技巧之后,选择一位学生与自己对练,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术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一些运动技巧,同时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拳击项目的练习活动中。在此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掌握好自己的拳击力度,防止伤害到学生。

(三)竞赛式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式教学法,是实现趣味性、高效化教学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将这种授课方式,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

例如,在“篮球技巧”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引入竞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逐步掌握篮球运动技巧,提升篮球运动技能。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一场小组赛,最终胜出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竞赛式教学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如此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意识到新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给予体育课程充分的重视,并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合理引入趣味性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成为新时代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02)

[2]孙萌,张楠.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18)

[3]刘志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与科学. 2012(02)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体育教学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