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2018-08-24杜同本

新农村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死猪嗜血肺脏

杜同本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关节肿胀为主要特征。自然条件下,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该种疾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两周龄到四月龄以内的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猪肠道内,通常情况下不会表现出致病能力。当猪群受到外界应激因素刺激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为该种疾病侵袭提供条件。随着猪养殖规模不断向前发展,养殖密度和养殖数量增加的同时,副猪嗜血杆菌病危害程度日益增加,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该种疾病,切实采取措施做好防控。本文主要就一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1发病经过

河南省邓州市一养殖户新购进100头断奶仔猪,到场后在没有隔离观察的前提下,就混群饲养,饲养一个月后,猪群陆续发病,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1度以上,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关节肿大症状。出现该种情况后,饲养户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部门,将患病猪隔离单独饲养,强化消毒管理,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兽医到场前,整个断奶仔猪群普遍发病。接到养殖户求助后,兽医赶往该养殖场。到场后通过调查发现该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存在引种不科学,检疫不到位的现象。养殖场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猪舍有浓重的刺鼻气味。结合发病症状,兽医怀疑是链球菌病或副猪嗜血杆菌病,确诊之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很好控制了病情。

2临床症状

患病猪拥挤在一起取暖,畏寒怕冷,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直至食欲废绝,背毛杂乱无光泽,出现渐行性消瘦,体温升高到41度以上。随着病情发展,患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呈现腹式呼吸,个别患病猪鼻孔中流出粘液分泌物。有部分患病猪腕关节、肘关节肿大,由于疼痛不能正常行走,强迫患病猪行走时呈跛行,站立不稳。患病猪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皮肤和可视粘膜发绀。有3头患病猪发病五到六天后,因为身体极度衰竭而死。

3病理学变化

解剖3头病死猪,发现所有病死猪身体严重消瘦,皮肤粘膜苍白,腹腔中存在大量积液,腹部器官相互粘連,难以剥离,在表面覆盖大量淡黄色絮状渗出物。2头病死猪肺脏和胸膜粘连,肺脏表面覆盖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水肿为原来一到两倍,呈现间质性肺炎。所有病死猪胸腔积液增多,内含大量絮状沉淀物。心包积液,内溶物浑浊,并且存在絮状渗出物。肾脏外面也包裹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呈现绒毛心,冠状沟脂肪有胶冻状沉积,心肌松软。所有病死猪,全身淋巴结系统肿大出血,淋巴结呈现紫红色和紫黑色。两头病死猪关节肿大,切开关节后流出大量淡黄色关节液,在关节液中存在少量絮状沉淀物。

4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采集病死猪脾脏、肝脏、心血、积液等病料,分别制成涂片,经过火焰固定后,用革兰氏染色,干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可以发现有大量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短小杆菌。将病料接种到肉汤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培养基上,37度恒温培养48小时,肉汤培养基上不存在致病菌生长,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边缘整齐、圆形、中间隆起、半透明、灰白色、湿润、光滑、针尖状、露珠状小菌落,不存在溶血环。小心挑取致病菌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以看到呈现丝状细长的革兰氏阴性染色短小杆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经过纯化增值分离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不存在溶血现象。将纯化得到的致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垂直划线接种到NAD血液琼脂培养基上37度,恒温培养24小时,可以看到卫星状致病菌,不存在溶血环。最终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药敏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高敏。

5防治

本次诊治共出现患病猪76头,治疗前死亡3头,治疗无效死亡7头。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要选择高敏抗生素对症治疗。本次选择使用赛福星(头孢赛福与恩诺沙星复方注射液)按照体重每公斤肌肉注射0.2ml,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三天,同时在猪饮用水中,每吨加入葡萄糖20公斤,电解多维1公斤,连续饮用5天。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五天后,其中7头患病猪因为患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猪陆续恢复健康,随访一个月猪群未继续发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日常还要指导饲养户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对发病猪舍彻底清洗,然后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地面和墙壁。全场使用过氧乙酸200倍液,带猪喷雾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一周,以后每周消毒一到两次。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减少各种应激,保持猪舍干燥清洁,科学分群,加强猪舍通风管理,为猪群提供清洁饮用水和全价饲料。同时还要指导思想和科学引种,禁止到疫区引种,新引进种猪应该坚持隔离制度,至少隔离观察30天,经过全面检疫和免疫,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

6讨论

导致该养殖场发病,主要是因为引种不科学所致。由于副猪嗜血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该种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猪肠道内。当猪群中存在隐性带菌猪,再受到外界应激因素影响,如分群不科学,饲养密度较大,环境卫生差,饲料营养价值不高等影响,就会导致猪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为该种致病菌侵袭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作为猪免疫力低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在具体诊治过程中,还要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多发生浆膜炎,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脏,肺脏会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而巴氏杆菌病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发病后胸腔肺脏出血严重,可视粘膜发绀。确诊之后,要针对患病猪具体症状,采用高敏抗生素对症治疗,以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病死猪嗜血肺脏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