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2018-08-23白剑峰

人人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脑准确率神经

白剑峰

最近,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战”在京举行决赛,人工智能选手以高出20%的准确率战胜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顶尖专家。电脑打败人脑,虽在意料之中,却也引发了一场热议。

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是人类“最强大脑”的集成者,自然比单个大脑更聪明。在诊断疾病时,人脑会受到精力、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人工智能则始终如一,冷静淡定,具有超级稳定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超越人脑。机器毕竟是机器,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都是人脑设计出来的,不可能比人类更有智慧。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其主要功能是为人类服务。例如,我国神经影像科医生人才短缺,临床医生工作压力较大,而神经影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医生完成疾病的初筛和判断,将医生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对付疑难重症。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让不同水平的医生实现同质化,最大限度避免漏诊误诊。可见,医疗人工智能并非医生的对手,而是医生的助手。人工智能越强大,人类就越轻松。

人工智能不仅具有“记忆神通”,还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机器人会通过自我学习,吃一堑长一智,可以变得越来越聪明。不过,医疗人工智能也有“软肋”。例如,在已有共识的疾病领域,人工智能游刃有余;而在没有共识的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则力不从心。因为人工智能过度依赖数据,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数据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即便症状相同,疾病也未必相同。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并不追求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人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当患者存在非常特殊的情况,尤其是当疾病不典型时,医生往往需要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等辅助方式,进行个体化的精准诊断,而不能单纯依靠读片子来下结论。可见,人工智能的“智商”也是有限的,至多是一个“匠人”而已。

有人担心,未来部分医生会被医疗人工智能所取代。的确,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取代甚至消灭某些职业,但最不可能取代的一定是关注人心的职业。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它关注的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一个人生病,往往既有生理问题,也有心理问题。但是,人工智能既不会察言观色,也不会抚慰人心,无法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只有医生才能对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安慰。医疗人工智能只能读懂数据和片子,而医生则能讀懂人的喜怒哀乐。因此,医疗人工智能和医生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不仅要有技术支撑,更要有人文关怀。医疗人工智能只需要有理有据,而医生看病还需要有情有爱。所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医生这个职业都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医生麻木不仁,如同冰冷的机器,那也是很容易被替代的。

猜你喜欢

人脑准确率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神经”病友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