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优化策略

2018-08-23

山西建筑 2018年21期
关键词:网点步行公共服务

刘 畅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1 研究背景

自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关于养老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居家养老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形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渐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核心载体[1]。街区空间形态既表现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又决定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其出行主要方式为步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可步行,一方面将影响到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效益是否最大化,另一方面将影响到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

近些年来,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旧街区的滞后发展,忽视了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交通体系的变化,哈尔滨市老旧街区步行环境被机动交通侵蚀。因此,结合老年人的需求,客观分析街区空间形态对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的影响,对探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以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设施对老年人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期,国外学者对可步行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国内外对可步行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出行目的地的研究、步行出行环境的研究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置、高连通性的路网、紧凑的用地开发模式、公共服务设施混合使用模式[2-5]等都可以提升人们步行至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能性。2007年美国研究者提出“步行指数”概念,对日常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进行评价[6]。我国诸多学者从使用频率、使用多样性、使用的距离衰减规律三个方面对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进行分析,建立步行指数模型[7-13]。

根据以往的研究,关于目的地可步行性的研究主要采用“步行指数”法,研究中缺乏对步行者主观感受和需求的关注。此外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面向大众人群的、配套设施较全面的住宅区日常服务设施上,很少在老旧街区层面探讨以老年需求特征为出发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的关系。本文从街区空间形态的视角,揭示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与可步行性间的关系。

2 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本文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二十道街—太古街—景阳街—大新街—北新街围合部分为研究区域,为方便以下简称为道外街区。

为突出老年人服务设施可步行性的侧重点,以获取相应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根据GB 50442—20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老年住区开发建设导则》(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技术文件)及对现状街区的调研,选取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商业配套设施三大类,13小类公共服务设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统计见表1。

表1 公共服务设施统计

2.2 研究方法

2.2.1核密度分析法

本文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以直观反映各设施点的空间集聚情况,经实验选取200 m为距离阈值。

2.2.2空间句法分析法

本文先利用轴线分析法选取整合度、可理解度、协同度从整体角度对街道空间形态进行分析。轴线分析忽视距离因素,所以引入线段分析法使得拓扑空间更加贴近实际街道空间。

3 分析结果讨论

3.1 设施点空间集聚热点分析

利用ARCGIS10.2对哈尔滨市道外街区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商业配套设施进行核密度分析,如图1~图5所示。

道外街区医疗卫生设施呈现多核心分散布局模式,主要在北十四道街、南七道街、南十道街、南十六道街附近集聚。对于文化休闲设施,通过调研主要选取社区服务中心、棋牌室、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中心、花鸟市场进行分析,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该区域文化休闲设施类型单一,数量较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群最低需求。文化休闲设施网点分散(主要为各社区中心),难以形成聚集区。商业配套设施数量相对较多,呈现多核心分散布局模式,主要集中于南新街与南十九道街交汇处,南新街与南十六道街交汇处,靖宇街与南十五道街交汇处,南勋街与南七道街交汇处。其中,发现区域内无专门的老年人餐饮中心,主要能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为街区餐馆、还有一些养老机构,呈点状分布于街区空间的几何中心。街区整体公共服务设施为多核心分散布置,且各个核心之间呈带状联系,关联性较强。设施多集中在街区的东北部分,越趋近西南部分设施越少,设施联系度越差。

3.2 街区空间形态分析

3.2.1轴线分析

1)整合度分析。

通过整合度计算与公共服务设施密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如图6所示):

a.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集聚区域为街区的整合度核心及其附近区域,且集聚区与街区外部空间均联系紧密,增加人们对于设施网点的可达性(如图3所示);

b.以北十四道街为界,两侧地块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经计算,左侧街区平均选择度值为略高于右侧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不同的集聚形式。左侧为历史核心形态,其表现为长进深线条形的空间形态,内部院落式空间布局,构成内向型空间,人们在空间中更易于集聚。设施网点多自发集聚在空间的几何中心上,但受该处部分地块功能(历史文化)与空间环境等外力的影响,设施网点多集聚在与整合度较高、选择度较高且与外部空间有较好联系的空间网络上;右侧地块为传统扩展形态,由较为简单的方格网式形态构成,街区内无大型封闭小区,人们在空间中能够自由穿行,表现为外向型街区,经计算其平均选择度较左侧街区低,街道吸引穿越人流的能力较弱,人们在空间中呈现分散式流动,致使设施网点呈现均衡分布状态。

2)人流分析。

本文研究的设施使用主体为老年人群,位于易辨别方向、易找到、可交流空间上的设施更有利于老年人使用。现状街区空间可理解度为0.275<0.5,空间的关联性较弱,在街区空间中老年人难以从局部空间对整体进行方向、信息等的判定,易于迷失。为提高可理解度,设施宜布置在整合度、连接度均较高的空间中,这类空间彼此间紧密联系,与外部空间的拓扑距离为1,且空间连通性好且无转折形态。街区空间协同度为0.615,人群在空间中的活动均衡无明显的集聚区,因此多核心分散式的设施布局更加有利于人群获得相应的服务。

3.2.2线段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对道外街区空间与设施布局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提出多核心分散式的设施布局,本文继续采用线段分析法来分析在街区空间的作用下不同类型、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问题。通过调研,老年人步行出行可接受距离为1 000 m,以此为半径对角度选择度、角度整合度进行分析。

零散型设施网点(如商店、药店、诊所、餐馆、活动中心等)规模一般较小,此类设施,老年人主要关注获得设施的便利性。靖宇街西南段、南勋街中部、北十四道街、仁里街及南十六道街中部具有较好的被穿过性,作为运动通道的潜力更大,且这类空间多在整合度较高的空间上集聚,且依托城市支路分布,将零散设施网点布置在这类空间中对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带来便利(如图7所示)。集聚型设施网点(如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中心等)规模较大、等级较高,老年人出行至此类设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南十四道街与靖宇街交汇处周边区域角度整合度大并向东南方向延展,该空间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容易形成人流汇集地,将集聚性设施网点布置在该类空间上,有利刺激老年人的目的性步行出行(如图8所示)。

4 结语

本文对哈尔滨市道外街区的调研,结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数据,利用空间句法分析法,考察街区空间形态与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性,得出以下结论:

1)街区空间模式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街区空间为老年人群出行的活动载体,其空间形态影响着老年人对设施网点的获取。方格网式小街区,道路通达性好,空间界面简单,老年人在空间中可以自由穿行,因此设施网点的均衡分布有利于老年人对设施使用;历史街区,进深过长、内部院落式布局,空间构型复杂。设施网点集聚式布局,在复杂的空间形态中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核心,刺激老年人的出行且增加老年人步行出行至设施网点的标识性。在街区空间中,高整合度的街道网络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达性越高。将集聚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整合度核心区附近,老年人至公共服务设施更加方便,提升设施共享性的同时促进老年人群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尽量避免将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整合度较低区域,以减少无效设施造成的资源浪费。

2)注重道路网络的规划,增强城市支路的服务功能。

基于空间可理解度与整合度分析可知,尽端路造成空间不连通,降低空间可达性;转折路使得空间迷失度大从而致使空间可达性较差。因此,为提高设施的可达性,最大可能的减少尽端路与曲折道路的使用,且避免将设施布置在其上。城市支路为生活性道路,将老年人群与设施网点进行空间上的联系。增加城市支路的密度,改善支路的环境,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提高老年人步行至服务设施的道路连通性与选择性,以充分发挥支路的空间纽带作用。

3)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宜“大集中、小分散”。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过于集中使得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密度过大,设施分配不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过于分散使得设施利用率过低,土地资源浪费。通过对空间形态分析,角度整合度较高的街道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等级较高的公共服务设施置于此区域内形成功能核心;角度选择度较高的街道段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一般性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置于此区域内形成功能点,形成不同层级服务圈层,提高老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在应用空间句法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的干扰。其次,哈尔滨市道外区数据较少,在进行数据爬取、分析时会存在一定误差,仅做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网点步行公共服务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从步行到奔跑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