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色彩协调的沈阳中街商业步行街色彩更新★

2018-08-23闫奕彤吴晓娇郭晓雨谢馨婷付艳华

山西建筑 2018年21期
关键词:彩度主色调步行街

闫奕彤 吴晓娇 郭晓雨 谢馨婷 付艳华*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9)

0 引言

我国自2001年以来,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城市主色调规划。学术研究方面,国内关于商业步行街色彩规划研究多集中于南方商业步行街,多体现了南方小巧、古朴的气质,而对于北方商业步行街色彩的研究则寥寥无几。由于地域不同,南北方商业步行街无论在规模、尺度,对于色彩体系的运用甚至整体风格都大相径庭,关于南方商业街色彩体系的研究并不适用于北方城市,因此对于北方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规划非常有必要。

本文主要针对商业街建筑色彩与场所色彩、各场所色彩间、街道色彩与街道尺度几方面的色彩协调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沈阳市中街街道色彩应用现状

1.1 研究对象及范围

研究对象为沈阳市中街商业步行街,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最长的商业步行街。最初的中街是因沈阳故宫、方城而兴起的,其范围为正阳街至东顺城街路段。后来随着中街商业不断发展,商铺逐渐增多,因此原中街的发展逐渐向东向西延伸,如今发展为西顺城街至小什字街路段。考虑到不同路段兴起时间、交通组织形式以及城市南北向道路对中街的分割性,本次分析研究将中街商业街分东、中、西三段进行展开。

调研主要针对街道侧界面展开,首先对中街商业区各街道界面进行色彩数据收集与记录,再通过图像模糊化处理,分析主色调、辅色调及点缀色。采用孟塞尔色彩体系和中国建筑标准色卡,得到色彩对应的坐标值,进而得出其色相、明度、彩度,做出街道色彩现状色谱。

1.2 侧界面色彩现状

1.2.1中街西段侧界面色彩现状

西段部分沿街建筑多以6层,7层为主。路北多为商场、酒店等大体量建筑,色彩较统一;路南建筑体量较小,店铺种类多样,存在多种广告招牌与装饰,色彩较为杂乱。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西段侧界面色彩现状(见图1),可以看出中街西段部分的沿街建筑界面色彩体系总体来说较为明晰,主色调以米灰色系、蓝灰色系为主,辅助色以赭石色系、灰绿色系为主。从色彩坐标值可以看出西段部分街道侧界面色彩多采用高明度、低彩度色彩。

1.2.2中街中段侧界面色彩现状

中街中段步行街沿街建筑高度以4层~6层为主,存在少数点式公寓或酒店。路北有几处历史保留建筑,如沈阳春天、商业城、沈阳第二百货商场等,主要色彩为米色;皇城恒隆广场及中兴新一城这两个现代大型商场主要颜色由玻璃幕墙体现出来;其余均为不同品牌的沿街商铺。路南除兴隆大家庭、流行馆及玫瑰大酒店外,均为面宽较小的小体量建筑。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中段侧界面色彩现状(见图2),可以看出,主色调以蓝色系和米色系为主,辅助色和点缀色呈现赭褐色、红色系等多种色系。由于各沿街店面经营类型不一,广告牌大小、颜色繁多且色彩明度和彩度都较高,并且色彩的彩度跨度较大,没有形成统一的色彩体系,中街中段整体色彩较为混乱,色彩污染较严重。

1.2.3中街东段侧界面色彩现状

中街东段部分除附属的公寓楼、酒店外,多数建筑高度为5层,6层。通过调研分析得到的东段侧界面色彩现状(见图3),可以看出,由于玻璃幕墙所占比例较高,所以主色调的色彩比较统一,为蓝灰色。而辅助色的色彩构成较纷繁复杂,既有外立面上装饰的木质横条所呈现的赭褐色,又有各大品牌色彩不一的广告牌所呈现的一系列高明度、高彩度色彩。

2 中街街道色彩协调性

2.1 各路段间的色彩协调性

通过调研分析得出的各路段色彩坐标值及色谱可知,中街西段主色调以米灰色系、蓝灰色系为主,辅助色以赭石色系、灰绿色系为主,总体来看多为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中街中段主色调以蓝色系和米色系为主,而辅助色和点缀色都较为杂乱,色彩明度偏高,彩度跨度大。中街东段主色调为蓝灰色,而辅助色为赭褐色及一系列高明度、高彩度色彩。

根据三段街道分别的主色调及色彩现状图可以得出,中街东、中、西三段街道色彩的协调性不高,中街总体的色彩坐标值分布较散乱,出现较多的色彩主要包括色相位于5R~5GY,5B~5P的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

2.2 建筑立面色彩与场所色彩协调性

在中街,各要素的色彩体系之间差异最大、跨度最多的是建筑外立面色彩与广告招牌色彩之间的冲突。出于商业利益,广告色彩多追求鲜艳、醒目,往往与规划的街道色彩主色调相差较大,对街道整体环境氛围的营造有一定的破坏性。类似的,街道中的公共设施,诸如小品、雕塑、构筑物等,常常采用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也产生了一定的色彩污染。因此,在街道色彩协调性评价中,中街沿街建筑自身立面色彩与场所色彩(如广告牌色彩、公共设施色彩等)之间缺乏协调。

2.3 街道色彩与街道尺度的协调性

在《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一书中,研究者提出了“建筑场”的概念,并把建筑对人的影响程度分为强场、均衡场、弱场和虚场四个等级。

对于中街西段来说,因为是车行路,因此行人只能从两边的人行路看两侧的沿街建筑。道路红线宽度约24 m,两侧建筑高度为20 m左右,因此看对侧建筑时,建筑高度和视距之比在1/2~1之间,属于均衡场,可以看清建筑的整体色彩,对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关系也能获得全面而清晰的印象。前文提到中街西段侧界面色彩主色调和辅色调都较为明晰,因此,对于行走在西段街道看对侧的人来说,感知到的街道色彩协调性较好。

而在中街西段看同侧建筑时,建筑高度和视距之比大于1,属于强场,可感知建筑的一切细部颜色、材料质地肌理。同样地,对于中街中段和东段的步行街来说,建筑和视点距离在30 m之内,也属于强场。在这种情况下,人在街道内行走时,所感受到的街道色彩主要来自于相邻建筑、广告牌或建筑与邻近小品、景观间的色彩是否协调。而沿街商铺相邻的广告牌色彩或建筑立面色彩、材料并不统一,从这个角度看,人感知的色彩协调性较弱,跳跃性较大,街道色彩与尺度的协调性较差。

3 中街整体色彩的更新和引导

3.1 色彩更新原则

对中街商业街色彩的控制应该以沈阳市城市总体色彩规划为依据:沈阳市城市总体色彩以偏红、黄色相的暖色系和灰色系为主色调,并以此为基础适当调整色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作为城市的辅色调和点缀色。

3.2 色彩更新策略

3.2.1建筑色彩与场所色彩的协调性更新策略

对于沿街建筑外立面本身用色偏差较大的,色调明显与街道环境色彩不协调的,应首先考虑调整建筑外立面的主色调,可以通过重新粉刷装饰涂料或改变立面材质来实现。如果建筑质量较差,也可以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色彩调整。

场所色彩是建筑色彩的背景色,场所色彩自身各要素之间也需要协调。对于沿街建筑外立面主要色彩没有明显问题,与街道整体色彩较为协调的,应进一步考虑是否因为场所色彩(广告牌的色彩和面积大小或玻璃色彩、景观小品点缀色)太过跳跃而造成街道色彩混乱,从而以建筑色彩为基础对广告牌、玻璃用色或景观种类做出调整。

3.2.2街道色彩与街道尺度间的协调性更新策略

商业步行街的尺度是一定的,只能通过调整人感知到的街道色彩来使协调性增强。通过前文分析可知,人在步行街中活动时,与建筑距离在30 m之内,属于强场。因此在对街道建筑色彩及场所色彩进行调整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相邻建筑的界面色彩主色调相近,辅助色和点缀色搭配协调一致。另外,界面色彩与邻近的景观小品色彩也要合理搭配。

3.3 推荐色谱

将中街各路段街道中对现状整体色谱影响较大的色彩更换或剔除,为了整体色彩协调性,再对其他色彩进一步的梳理和整合,最后归纳出了更新后的中街总色谱图(见图4)。以米黄色系和蓝灰色系为主色调,以红色系、赭褐色系为辅色调,以少数高彩度颜色为点缀色。

4 结语

色彩是商业街区区别于其他街道的元素,商业街区具有的文化特点和内涵都可以用色彩来凸显。人在商业步行街中活动时,最直观的便是视觉上的感受,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购物心理和心情。本文将沈阳中街以分段式进行现状色彩分析,从协调性入手,以沈阳城市色彩规划为依据,对现存的街道色彩问题提出了更新改造新策略,是对商业步行街色彩协调性研究的新的探索,希望对相似的北方城市色彩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延续城市色彩文脉,增强街道活力,促进城市未来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彩度主色调步行街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购买”快乐
红色,少先队活动永恒的主色调
基于HVC的定制衣柜色彩量化分析∗
茶叶构成的色彩图
老年人彩度对比敏感度函数研究及滤波应用
王磊卿:抛开浮华,走向深度,是品质之年的“主色调”
问路
热辣夏季
七宝烧——雅致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