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第三乐章演奏研究

2018-08-22邹逸

东方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舒伯特

邹逸

摘要: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有着浪漫主义无尽的想象,在钢琴艺术史的发展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就是舒伯特钢琴作品中一个杰出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是根据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改编而来,虽然是古典主义的框架却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是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奠基人的一个标志性作品。本文就笔者在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的第三乐章演奏时所遇到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案等进行说明,希望通过研究后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这首曲子和对演奏此作品的人有所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舒伯特;《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钢琴演奏研究

一、作品背景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伟大人物之一,也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承前启后之人。在舒伯特短暂的生命中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10部交响曲,22首钢琴奏鸣曲,19首弦乐四重奏等。

这首于1822年创作的《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是舒伯特中断钢琴奏鸣曲写作四年后所创作的第一部大型钢琴曲。这首于1822年创作的《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是舒伯特中断钢琴奏鸣曲写作四年后所创作的第一部大型钢琴曲。在这一年舒伯特在开始独自流浪并且患上重病,并且因为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在音乐世界中备受冷落,不受到重视,舒伯特内心十分的茫然和痛苦。这首作品舒伯特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流浪者的形象,并通过这首作品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抒发内心的孤独和痛苦。《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是舒伯特一首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被认为是舒伯特难度最大的钢琴作品。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时期,这首作品不仅遵循了古典奏鸣曲的创作手法,而且在曲式手法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以变奏手法为基础,主题运用了自己同名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的旋律。舒伯特自己都说“大概只有魔鬼才可以演奏它”。

二、作品分析

《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第三乐章属于急板,情感波动较大,由ff到ppp的过渡,整个乐章是基于强有力的英雄般地前进,但不能毫无变化,在全是大量的和弦进行中,要有戏剧化的变化,节奏清晰明朗,强弱对比鲜明。

第1—2小节首先由一个ff进入,两小节八分音符走动给人以流动的感觉,接着两小节的同音柱式和弦,虽然是同音和弦,但在音响效果上有所不同,重音在附点四分音符上,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弹奏时要轻松、活泼一些,触键干脆、轻巧。

在第16小节,柱式和弦下方的伴奏织体有了变化,不再是相同的柱式和弦,而是半音上行的音阶,由弱到强,到了第20小节力度变成了p,两小节后到了cresc,再接着震音由弱到渐强,接着由弱到強的半音阶的上行,最后到了ff的和弦进入到第一部分的再现段,在这要注意力度记号的标记,强弱对比要鲜明。再现段不再是由ff进入,而是由有着强烈对比的pp进入。

第48小节出现了三个声部,要注意声部间的连接,在弹奏中突出右手的旋律性。第61—64小节和第75—78小节主旋律在左手,右手保持三连音上下跑动的流动性。第65--74小节柱式和弦和八度加上连续的多个fz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在这要注意和弦力量的集中性,在最强处可以运用到腰部的力量。

接下来便是具有旋律性的乐段,从第79—106小节,以4小节为一乐句,主旋律音型由一个附点四分音符、一个八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构成,重音仍然在附点四分音符上,在这里我们注重的不仅是一小节一小节的强弱,而是要连节成句,使音乐流动起来,有歌唱的感觉。演奏过程中要突出右手小拇指的旋律。左手伴奏织体由单音的和弦过渡到分解和弦,旋律显得更加的优美,要注意前四个乐句的主旋律在右手, 后三句的主旋律在左手上。

第119—130小节,基本上完全一致的和弦,但是其力度记号有所不同,从 ff到pp,音高是每四个小节减少一个八度,为之后一问一答形式再现开头部分做准备。

第179—268小节的主旋律大部分由单音组成,是一段歌唱性的旋律,在这虽然是由简单的单音构成的旋律在不断的重复,但和声织体是在不停地丰富和加以补充,在这一部分不再是要求触键干脆,轻巧,而是注重音乐的连贯性,所以在此不再是用指尖触键,而是用指腹触键,指腹触键可以减缓离键和触键的速度,从而使音乐连贯。

第307—319小节是一系列的连续左右和弦和八度的转换,一定要力量集中,坚实有力。力量一步一步的推进,为后面一系列的旋律扩张做准备。

第 320—341 小节,左手由八度和弦构成,右手是连续的三连音的上下跑动,是第三乐章的一个高潮部分,在这个部分要做到有速度,不错音,不拖沓。

第342—353小节,左手为分解八度的爬行,右手为同音和弦,最后以二个ff的和弦结束,整个都处在强力度之下,在连续的同音和弦中我们要做出层次,一个比一个有力,为最后二个ff的和弦做铺垫。

三、难点分析

《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作为是舒伯特难度最大的钢琴作品,仅仅是在第三乐章的弹奏笔者就自身情况有以下几点要进行阐述。

1、第二个是三连音的快速跑动问题,在《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第三乐章中右手的伴奏织体就有很多三连音连续的跑动,在这其中有黑键和白键的相互交织,有不规则琶音,有大跨度的跳动,我们要做到一定的速度之下不漏音不错音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笔者认为解决的方法主要是慢练。慢练可以使在快速演奏之前达到每一个音的准确性和扎实性。慢练可以分三种速度进行,每一个阶段都没问题后在进行情感处理。

2、歌唱性、抒情性旋律的表达,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个方面是心中有歌唱,《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是根据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改编而来,想要弹好歌唱性的旋律首先要先将旋律有感情的唱出来,多听音频;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演奏时的触键部位,演奏歌唱性旋律不同于跑动旋律,歌唱性旋律一般是用指腹触键,使声音连贯圆润,达到预想的效果。

3、《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中大量的八度和弦,在演奏时我们要注重声音的集中和旋律的完整表达。声音不集中主要是因为指尖力量的不集中和触键前的准备不足,所以在演奏八度和弦时,指尖力量集中,手腕要放松,不能僵硬,在弹下去之前注意力集中,做好触键的准备。旋律的完整表达主要是旋律音的重音位置,在三拍子中主题动机附点音型的表达一个附点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以及跳音四分音符,重音一定要落在附点四分音符上而不能落在后面的跳音四分音符上,一旦表达错误,主题旋律就会变成一种抽搐式的进行,毫无美感。在演奏中要清楚的了解力量的布局分配,主次要分清楚。

通过对《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第三乐章的研究分析,期望对舒伯特《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舒伯特钢琴音乐有更好的把握,给后面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平莉. 解读舒伯特作品《流浪者幻想曲》的创作特点[J].音乐时空,2015年,11期,第78页

[2]刘媛媛.浅析《流浪者幻想曲》的结构与演奏[J].群文天地,2012年,13期,第166页

猜你喜欢

舒伯特
睡在厕所的邻居
立场
舒伯特:毕生与贫困相伴的歌曲之王
舒伯特顿悟邻居用心
睡在厕所的邻居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故事(下)
二月音乐
舒伯特的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