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小鹏:要做改变者,而不是颠覆者

2018-08-22邢秋鸿

中国汽车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泊车小鹏造车

邢秋鸿

每逢快到车展,汽车行业总是很忙,发布会、沟通会、上市会络绎不绝。今年不同的是,有这么一股新鲜血液加入了车展前的集体活动大军,他们就是新造车企业。

4月23日,小鹏汽车G3第一次在国内亮相,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G3将于4月26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首日启动预定,补贴前价格为20万-28万元,并在年底前完成交付。

因为并不是正式的上市发布,所以并不能得到太多配置上的信息。但补贴前20万-28万元的价格不算最具经济适用性的,26日才开肩预售也不算最快的,在新老玩家齐聚的汽车市场,小鹏汽车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向《汽车人》透露了他心中小鹏汽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想做不同的玩家”

参加了传统车企的发布会,再看新造车企业的发布会,你会发现有所不同。传统车企大多集中在产品的各项性能数据:发布燃油车,就讲大小轴距、动力三大件、和内饰中控;发布新能源车,就讲续航、充电…一新造车企业的发布会虽然离不开传统的、有关性能的介绍,但大部分从一开始讲的是自己的造车逻辑。

现在的新造车企业,有的较为偏向传统车企,走技术路线,从研发基础的三电做起,有的是借鉴互联网行业,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出发,以用户为考量。当问到定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汽车人》说:“我们想要做不同的玩家。”

一家仅成立几年的公司,如何在与百年传统车企的竞争之中让消费者感受到不同并将这个不同形成优势?从基础层面来看,如果要硬碰硬比个高下,传统车企可能会说一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比不了基础,可以比创新。

何小鹏说:“将来的汽车公司将是一个汽车+科技的公司,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公司。而科技有硬件的层面,也有软件的层面。硬件层面目前很多传统汽车企业有了很多经验,这是我们很难超越的。在软件层面,我们有没有可能走出一种不同的道路。所以,在今年,我们想做一个改变者,而不是颠覆者。”将没有优势的基础硬件通过整合优秀资源的方式解决,在优势的软件领域实现创新,形成优势,这就是何小鹏心中的造车逻辑。

“形成独特的差异化”

差异化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在传统汽车行业已经发展一百多年的今天,你会发现,汽车越来越趋于同质化,而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差异化来?何小鹏说:“我想做的是中国自动驾驶和互联网的第一,把这两点做成差异化。”

无论是自动驾驶和互联网,在汽车行业并不新鲜,大家都在做的前提下,这个差异化要如何突出出来?何小鹏以自动泊车为例,描述了小鹏汽车目前的差异化优势。

现在,很多车型上都配有自动泊车的功能,但当问到他们的供应商和整车厂有关这项功能多少人使用以及使用情况的时候,有趣的是,得到的回答是,有数据,但具体还要去问—下。这个数据产生什么样的价值,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并没有人去关心。

产品经理出身的何小鹏认为:“今天很多的自动泊车,我认为他们能够解决的场景可能不超过5%。当一个解决用户场景不超过10%的情况下,意味着用户使用频度和使用惯性非常之低。”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车型上都配备自动泊车的功能,但很少有人去使用。“在互联网行业做产品有四个逻辑:这个功能有没有用?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用户要不要用?”而何小鹏将这一思维应用到了自动驾驶领域。“小鹏汽车一直想把一个功能不光做出有用,而且一定做出让客户喜欢用,甚至要用的。”

所以,能够看到小鹏汽车的自动泊车能够解决垂直停车、侧边停车、斜位停车、没有划线的停车场停车、在没有GPS信号的地下车库等接近80%的场景内都能自动停车。

这让記者想起了前不久听过的一次演讲,演讲中引用了这样的一个案例:在中国的挂烫机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是一家中国企业。这家企业有一项独特的专利,但也正是因为惟一的专利,使得他家挂烫机的价格是第二名飞利浦挂烫机的两倍。开始,他们以为用户群体应该主要集中于消费能力强的高端人士,但市场调查结果却发现,他们的销售量很多都是90后贡献的。原因是,现在的90后都不会熨衣服。

从这个案例中,能够得出两个结论:一是,“0”和“1”看起来差的不多,但有时候决定了一切。这种案例在商业领域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优势即使仅有一项,很多情况下也能帮助公司站稳市场,赢得成功。二是,这个“1”不能是任意的一个“l”,而要是独特的、且契合消费者痛点的“1”,有着这个关键的“1”很多时候就不怕没有人愿意买单。

自动驾驶确实可以成为一个关键优势,但目前只是知道小鹏汽车在自动泊车功能上的优势,泊车只是用户使用汽车的场景之一,单凭这一点是难以形成关键优势,进而难以转化为真正的购买力。要想以自动驾驶为核心,小鹏汽车还要继续深挖除自动泊车以外的其他用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功能。

“慢就是快”

去年,我们在论证一家新造车企业可行性的时候往往遵循“前世今生”这样一个逻辑。即先看创始人的背景,过去是做什么的?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他与造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看现在,创始人能否拥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去造一辆汽车。现在,大家开始从论证“能不能造车”到考虑“能不能造好车”。这个改变证明了新造车企业正快速进入产品竞争的时代。

而2014年就成立的小鹏汽车可以说是第一批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兴势力,不过到目前为止,走得快的已经接近第一批量产车交付的节点,而小鹏汽车才即将启动预定,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小鹏汽车的造车之路并不算快。“慢就是快”,被何小鹏多次提及,“在整车领域,要把品质做好是最重要的。”

其实,小鹏汽车1.0很早就发布了,并没有在一开始就上市,抢得一个先机,何小鹏坦言:“我认为之前的车品质不够好。”所以,第一批小鹏汽车1.0只对内部和少数友好用户开放,在上路的这一两年,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在优化、解决后,才推出了如今的G3。

在发布会上,播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这是小鹏汽车首个长途白驾的记录。从3月底,小鹏汽车1.0从广州出发,途经长沙、武汉、郑州等城市,历经2338公里,车展前顺利抵达北京。传统印象中,电动车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内的通勤工具。受续航里程及充电时间的限制,人们很少会考虑开着电动车长途旅行,更别说是从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了。虽然昨天的发布会上,有关G3的配置数据等并没有多提,但这次长途白驾的记录对于小鹏汽车的性能是一个直观的体现。

“在整车领域,要把品质做好是最最重要的。同时,我们懂年轻用户,把颜值造好。我们知道要造出一个高性价比的车,只有最大众的用户,才能够获得最有价值的数据。只有最大众的用户,才能够让我们所有想象力做到现实。”走大众化道路,以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为核心差异,这是何小鹏对小鹏汽车的定位和愿景。但这一愿景是否能够实现,只有正式上市之后才会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

泊车小鹏造车
2022 小鹏汽车危机四伏
天生骄傲的大疆为何“造车”?
小鹏P5
小鹏P7
自动泊车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游乐园里欢乐多
小鹏汽车与蔚来NIO Power达成充电合作
智能泊车技术
这些车你会买吗
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