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8-08-22夏日扎提汗伊民尼亚孜

东方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夏日扎提汗?伊民尼亚孜

摘要: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这是说习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好习惯能使孩子更聪明。《语文学习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惯;培养

一、小学生学习语文,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

1. 课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教材,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理清知识脉络,梳理重点难点,复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内容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会,哪些不会,哪些理解不透彻。 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2. 规范书写的习惯

我们从小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字的基本功包括基本笔画的书写、基本笔顺的掌握和把握汉字间架结构。 所以养成这一习惯要从最基本处着手, 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即“横平竖直”。 掌握基本笔顺,还要注意笔顺的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最后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做到疏密有致、匀称端正。 这样,写出的汉字才端正、漂亮。 让学生学习一些书法,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教师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不要只注意内容的正误,还要检查他们的字写得是否工整、规范、漂亮。 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引起学生的重视, 自觉地把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贯彻到每一次的写字练习中,从而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3. 充分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理解更多的生词,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直接说出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 在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中解决疑难,获得新知,以逐步形成习惯。 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打下基础,让工具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可让学生经常带着《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查字典、词典比赛,设法调动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兴趣。

4 .处处留心、随时观察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习作就是从生活中获得写作材料,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不仅是看,还可以闻、听、摸,甚至尝一尝,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 比如看到韭菜,有许多学生都有可能说成麦苗,这两者是通过颜色、形状、大小都无法分辨的。 这时,就要求我们尝一尝它的味道了。 感受生活中发生事件的细微点滴之处,认真体会。 比如,有个同学学会穿着轮滑鞋滑旱冰了,可以观察他的神态、动作等, 还可以由此猜测他的心理活动。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留心观察生活,完成丰富的知识积累,为写好习作准备了很好的“米”,就不愁“熬好粥”了。

5. 要培养勤于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显。古人很重视背诵,所以古人对于文字的锤炼和掌握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古代优美绝伦的诗词歌赋正体现了这一点。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今后,我将适时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检查学生背诵水平。学生要主动背诵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佳句名篇,家长对此也应当支持和鼓励,强化孩子的背诵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 广泛阅读的习惯

课标对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是: 背诵优秀诗文前 60 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 万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 ”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逐步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7. 要培养勤于实践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习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就以学生习作为例,每一名学生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的有效方法;是练习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们要认真检查孩子的日记,给予提示和鼓励,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稳扎稳打,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上好第一堂课

欲速则不达,就像开车,车打着火后要预热一会儿才能起步,而且要慢松离合,慢加油门,否则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熄火的。 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讲究方法,要循序渐进。 只要定出合理的目标就行。 每天、每次进步一点点。 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2. 严格监督,随时调整

多数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时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有所偏差,立即作出点拨与调整。 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规范了,发现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了, 发现学生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就一定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细节之处, 往往可以决定事业的成败。 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习成绩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高。作为教师,培育学生任重而道远。愿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乐学、会学、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任苏民.论叶圣陶关于义务教育的思想[J].中国德育.2010年第11期.

[2]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8-60.

[4]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

[5]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2.

[6]余昱.走向学校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83.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