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国和 以救死扶伤为终身信仰

2018-08-21刘亚玲邓思钰

华人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治病救人杏林两地

刘亚玲 邓思钰

人物简介

陈国和先生,现开有德春医药行、德春中医诊所,是国际中医药研究学院(香港)院长兼教授,国际中医中药总会(香港)当届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香港永春同乡会理事兼医务顾问,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宁德市分会理事,曾任宁德市虎贝卫生院院长(73—76),曾任宁德漳湾医院院长(76—82)。

陈国和先生,从事中医行业几十年,以救死扶伤为终身信仰,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医生这个职业赋予他的使命。他关注中医中药行业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剖析行业发展现状,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他寄语年轻人,希望在他们的身上,中医行业能夠不断蓬勃向上。

一入杏林 终身为伴

陈国和先生可以说是出生於中医世家,家裏的几代人都是医生,虽然这样的传承在父亲这一代断掉了,但为医的家风一直影响着他的选择,尤其是爷爷对他的影响,深远而绵长,让他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也选择了医学专业。

当时他就读於福建中医药大学,从学校毕业之後在当地做了十几年的中医,还做过当地一间医院的院长。可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家乡人纷纷开始出外谋生,陈国和先生的父亲也开始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去工作。眼见着身边人都开始向外走,他不久也决定离开老家。最终他选择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香港生活。

他本来在福建拥有自己成熟的事业,可是来到香港之後,之前的所有成绩就归零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创造。由於刚来的时候他还不会讲粤语,所以只能在工厂做一些简单的活计,一点一点创造在这裏生存下去的条件。打了几年工之後,他终於存到了足夠的钱,於是他辞掉了工厂的工作,治病救人一直是他心底的夙愿,所以一有条件他就重新开起了诊所,现如今,德春中医诊所已在香港扎根二十多年。

这二十多年间,他为无数的病人解决了疑难杂症,同时他也做了一些学术研究的工作,在国际知名杂誌和香港中医药杂誌上都有发表专业论文,所以通过网络来找他看病的人也很多,大家全都慕名而来,然後又心满意足的归去,如此口碑相传,让他早已誉满杏林。

虽然他已经功成名就,但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从2003年开始,他开始担任国际中医药研究学院(香港)的院长兼教授,学院每年都会开办专题培训班和讲座,教授在裏面传授知识的时候,他也会去学习,保持不断向上向好的劲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只要一有空閒时间,他就会去看书,他说:“我这一生都是在钻研医学,治病救人。”这大概就是从医者的最高信仰,源於对生命和人的敬畏。

从他步入杏林到如今,已经有四五十载,这麽多年的时间,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这份事业,即使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讚誉,他也始终抱着一颗虚心向学的心不断寻求新的进步。一入杏林,终身相伴,这是他对於他家风的延续,也是他对於自己职业的热爱。

认识两地发展,发挥各自所长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在内地和香港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陈国和先生现在每年都会参加中联办举办的两地交流活动,每年去内地考察和交流,他们的队伍已经先後去了吉林,湖北,江西等地。长期的深入了解,让他更加清楚两地中医事业发展的现状,让他能夠分析两地的发展侧重,促进行业进步。

内地讲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希望两者之间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所以在内地,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科大学,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医院裏不光只有单独的中医或西医门诊,而是针对不同的病症和病人的体质选择更为适宜的治疗方式。同时,医科院校的专业教学也不局限於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而是积极向外拓展,主要研习中医的同时适当学习一些西医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们对人体或者是病理学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香港医学事业的发展採取的是与内地完全不同的方式。在香港,中西医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同时,香港医生的准入门槛一直很高,就算你是专业大学毕业的学生,要想进入这一行你也必须要经过考试,而且考试的资格要求很高,必须得本科以上,只有通过重重的审核最後才能成为一名合规的医生。但这一次审核的通过並不能让你一生都高枕无忧,每三年他还会再进行一次审核,审核通过才有继续执业的可能。陈国和先生很肯定香港的这一做法,觉得这样既保证了香港医药界的整体水平,也督促了大家不断进步。

无论是哪一种发展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陈国和先生分析了两地的发展现状,也总结了中医行业目前的发展,他希望无论是在何种模式之下,两地的中医药行业都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发挥各自所长。

苦心孤诣 寄语未来

如今,中医在国际上的声誉日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尤其是针灸疗法,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中医的魅力,决定投身於其中,对於这些後来者,陈国和先生也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箴言。

首先是要刻苦钻研经典。中医的四大经典书籍《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是中医的瑰宝,其中的药理已经延续千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必须学习这些经典,钻研这些古籍,吸取古人的智慧,把该学的知识学透。

其次是要在专业上做到精通。医生不同於其他职业,病人将自己的生命交付於医生,医生就必须要承担起这份责任。而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就是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病人负责任的态度。陈国和先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潛心研习,在一个领域勇攀高峰,他始终相信,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此外,实践对於一个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书本上的知识或许能夠给你良好的基础,但临床的经验对於医生来说同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於刚刚从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在职业领域最大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陈国和先生也提议,希望那些资历深厚的前辈们能夠给年轻人更多学习的机会。“中医世代都习惯通过师徒相授这种传统的方式来传承,新一代的年轻人要上岗,还需要他们这些‘师父给予更多积累经验的机会。”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医德二字。医生的一身白袍纯潔无污,他们被誉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陈国和先生强调,任何人都不能让这身白袍染上污点,不能玷污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医德二字,郑重而落地有声,这是作为一个医生的基本前提。

中医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千年,成了我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後辈,我们有义务将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如今,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之下,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开始聚焦於中国,这对於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要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中医走向更多人的视野。

行医几十年,陈国和先生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治病救人!他始终不忘自己当初选择成为一个医生的初心,所以将救死扶伤四个字始终刻在心裏。一入杏林,终身为伴,这是他的坚守,也是他给予病人们最温情的守候。

猜你喜欢

治病救人杏林两地
有魔法的手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以爱育爱,让童年精彩绽放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