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调动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

2018-08-20葛庆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语文课堂

葛庆队

语文学科以它特有的作用和地位,伴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踏着浩荡的课程改革浪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同,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更是为教育工作者明确了新的前进方向。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了他们各类语文素质的发展不平衡,导致语文课堂上教学效率偏低的局面。所以,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将“为教而教”渐渐移到“为学而教”的道路上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转变角色,激发欲望

以往“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分心,降低教学效率,影响学习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教学效率,积极鼓励学生重在参与的意识,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逐渐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按照自己的想法,主动踊跃地回答问题,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学上要从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变为学生想要主动学习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高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冷热相加,点到即止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某些素质,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出这些素质。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鼓励、激发学生,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热烈的掌声。掌声是对学生肯定和赞许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动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当然,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炙热的心,同时还要有一双“冰冷”的手,因为炙热的心可以指引教师去鼓励学生,而那双“冰冷”的手却会让教师每次对问题的处理都能做到点到为止,恰到好处。如果对新课程标准仅限于表面的认识,教师只是一味地赞扬和鼓励学生,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正确反馈,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教育要求。

三、丰富知识,拓展内容

在教学中,只讲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把学生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还要从拓展知识面来入手。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一遇到有长度又难理解的古文就畏惧,可以采取先讲相关的名人故事的方法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再一鼓作气提出问题,逐步引入到课文中,这样学生带着想要解决的问题学起来就会有兴致。

四、语言风趣,活跃气氛

教学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如果将富有哲理的幽默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深深地吸引和感染学生,不仅教师教得轻松而且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心理上的自我调整,带着愉悦的心情授课才能保证教学方式有声有色,感染学生的情绪。事实证明,正所谓“爱屋及乌”,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获得学生的信赖、喜爱和敬佩,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

五、反思研究,更上层楼

“古之學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师,神圣的职业。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职责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新世纪的一名人民教师同样也要做一名反思者、研究者,要培养更多可以优美而准确运用汉语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固的基础。

总之,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场所,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翱翔。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中心,教师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只有在学生心中播种“自主”的种子,才能结出“创新”的果实;只有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意识,才能挖掘出学生的自我个体潜能。

猜你喜欢

调动积极性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数独驾到
响鼓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